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516章 年少熱血

  雖然這次只是颳了蜜脾上面的蜜水,沒有把裡頭的蜜水擰出來,但已經算是影響到了這一窩蜜蜂了。

  可是為了能保住自己的心血,他又不得不這麼做。

  也幸好如今開了春,草木已經開始開花了,倒是不用擔心蜜蜂會餓死。

  張星憶聽了李同的話,心裡終於對他有些另眼相看:沒想到他不但有這等心思,竟然還當真養成了?

  果然說不愧是慕娘子的胞弟麼?

  “原來如此,李郎君心思之巧,當真是少見。”

  張星憶衷心地說了一句。

  李同這幾年,一直被李慕死死地看管著,稍有不順其意,不是打就是罵,就連下人,都被李慕勒令要小心注意他們的郎君。

  李同也知道,自己在阿姊眼裡,當真是如廢物一般,什麼也做不成,只會讓她操心,自己能安分下來,對她而言,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在經歷了被胡人抓走,差點成了口糧的事件以後,李同終於承認了一件事:比起阿姊僅僅來漢中一年多就得到“南鄉慕娘子”的名聲,自己原來當真是一個廢物。

  所以自己才願意給阿姊認錯,同時想著要努力證明自己。

  可惜的是阿姊一直拿老眼光看待他,這兩年自己努力的心血,竟是從未沒被她放在眼裡。

  要說感覺不憋屈,那就是假的。

  如今被張星憶稱讚了一句,李同心裡竟然有了一種感動:終於有人認可自己了!

  “張小娘子過獎了。”

  李同嘴裡謙遜著,可是臉上的喜色卻是怎麼也抑制不住,“同還有其他東西要獻給小娘子。”

  “哦,還有什麼?”

  張星憶好奇地問道。

  “小娘子請看,這是鵝蛋。”

  李同又從帶過來的籃子裡拿出一個小拳頭大小的鵝蛋,“馮郎君的祝雞翁之術,只養雞鴨,卻是沒提到鵝。”

  “故同也嘗試養了鵝,發現這鵝雖然下蛋不多,但勝在好養,只吃點糠麩,喜食莠草,卻是不佔用糧食。若是細心養殖,個頭也長得快,肉多,此養鵝之利一。”

  “張小娘子,去年錦城出來的羽絨服,阿姊也曾給了我一件。我發現,裡頭所用的鴨絨,雖經去味,但若細聞,仍能聞到淡淡的腥味。”

  “這鵝絨則不同,鵝絨本就味淡,幾近沒有,其絨片卻比鴨絨要大得多。鵝個頭大,所產絨毛也多,此養鵝之利二。”

  “還有,張小娘子可知,這南鄉有一種筆,叫炭筆,寫字極快。若是非正式文書,用它來字倒是方便。但有一缺點,那就是墨跡容易消失。”

  “故同受這炭筆啟發,用鵝毛蘸墨汁寫字,不但快,且墨跡還能保存長久,兼二者之長,此養鵝之利三也。”

  張星憶瞪大了眼,聽著李同說了這麼多,她只總結出一句,那就是:養鵝好哇!

  只是張星憶又不是三歲小孩,怎麼可能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於是她問道,“如此聽起來,多養鵝是好事,只是李郎君說這些與我聽,又是為何?”

  每一個到南鄉的人,都會深刻感受到李慕在南鄉的威勢。

  張星憶自然也不例外。

  這李同既是李慕的胞弟,又深知養鵝的好處,李慕作為工坊的主事人,應該大力支持才是。

  這種事情,應該去跟李慕說啊,跟自己說又是個什麼意思?

  李同聽到張星憶這麼一問,當下就有些吶吶,“張小娘子不知,李家在南鄉的莊子,都是給工坊牧場供菜供糧的。”

  “且我那個阿姊,一心只管工坊之事,先前又得了馮郎君送過來的祝雞翁之術,便讓我全心習之。”

  “她怕我因為養鵝而耽擱了經營莊園,故對我加以管制,不讓我對這畜蜂養鵝之事多加心思。”

  雖然李同說得不是很明白,但張星憶聽懂了。

  只是李同與她第一次見面,就說起這種事情,讓她感覺到有些怪異。

  李同自然也知道自己過於心急了,但機會就這麼一次,若是此次勸說張家小娘子不成,下次還有沒有機會見到張小娘子就是個問題。

  若是讓阿姊知道他仍不死心,想要繼續嘗試養鵝畜蜂,不按她的意思去做,只怕那些鵝啊、蜂啊全部都要被弄死。

  在阿姊眼裡,工坊才是最重要的,李家在南鄉的莊子,要按馮郎君的意思,專心種菜、用祝雞翁之術來養雞鴨供給工坊才是正道。

  這大批養鵝,自己又沒經驗,誰知道能不能成?

  萬一不成,壞了馮郎君的事,那對李家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但李同又如何能甘心自己的心血就這麼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