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458章 論北伐


                 兩日內馮永連續三次進入臨時帥府,早就輕車熟路。

  進得客堂來,看到上頭坐著諸葛亮,馮永連忙上前行禮道,“永見過丞相。”

  “無須多禮。”

  諸葛亮臉色淡然。

  倒是旁邊陪坐的蔣琬臉帶笑意,與馮永微微一頷首,算是打了個招呼。

  他去漢中時在南鄉白吃白住了一個多月,兩人算是熟人了。

  在座的還有一位不認識的中年儒士,正用好奇的目光看過來。

  “這位乃是雍州李樂邦,從北地棄賊投明而來。樂邦,這個就是你方才說想要見的馮郎君。”

  諸葛亮親自兩人介紹道。

  只見李鴻長身而起,拱手施禮道,“久聞馮郎君之名,今日得見,幸甚,幸甚!”

  馮永沒想到對方的姿態放得如此低,連忙還了一禮。

  “皆坐下吧,你們二們以後都是同僚了,何須如此客氣?”

  諸葛亮在旁邊開口道。

  待馮永與費詩坐下後,李鴻這才帶著讚賞和佩服的神情說道,“鴻自關中來時,經過新城時,曾在孟達那裡停留了一些時日。”

  “恰逢叛大漢而從賊的王衝亦在那裡。聽那王衝說,大漢有一少年郎君,心思甚巧:制曲轅犁,獻平南策,興漢中,其文才與偽王曹植不相上下。”

  “作有《蜀道難》《長幹行》《清平樂》等文,其文飄逸瀟灑,凜然有天外仙人之風,非世人所能為之,某當時還以為王衝其言太過。”

  “後得聞馮郎君三篇,當真是如飲老酒,燻醉而不知醒,終日吟之而不捨得放下。”

  說著,李鴻搖頭晃腦一陣,似乎情不自禁地回味起那三篇文章。

  馮永沒想到李鴻一上來就是一通好大的馬屁,臉皮一紅,連忙謙虛道,“李君過獎了。”

  “不然不然,三年前那曹植經過洛水,曾寫下《洛神賦》,其文辭采華美,情思綣繾,當時就傳遍中原,時人皆說天下文氣,皆屬偽魏,此乃正統之象。”

  “若是馮郎君的文章,流傳到了偽魏那裡,不知那些人又是何嘴臉?”

  李鴻很會說話,不但把馮永誇了一遍,就連諸葛亮聽了這些話,臉上都露出笑意。

  天下文氣集曹賊之地?

  當真是最大的笑話,只要有這小子的這幾篇文章在,誰敢說天下文氣不在大漢?

  大漢,才是天下正統。

  倒是馮永,想起李鴻剛才的話,不禁問了一句,“聽李君所說,那王衝投賊,還說了曲轅犁之事?”

  “是,不但說了,還想拿這曲轅犁當倖進之功。”

  李鴻點頭。

  馮永看向諸葛亮,心想看來這曲轅犁終於要流傳到曹魏那裡去了。

  諸葛亮知其意,輕輕搖頭道,“此物既是在民間所用,故傳到曹賊那裡,亦是必然,只看是早傳晚傳而已,不然去年又何必讓張溫帶犁回東吳?”

  看來諸葛亮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曹魏國力十倍於蜀的說法,可能是誇張了一些,但說是五六倍,那是綽綽有餘。

  曲轅犁在曹魏手上,其作用只怕要比大漢大得多。

  幸好八牛犁打造複雜,又是朝廷所制,一般人還真搞不起這個,那王衝沒說起八牛犁,看來他也不知道八牛犁的做法。

  蜀中大家又與諸葛老妖有協議,每一個八牛犁皆有記錄,不得無故丟失,否則按通敵論。

  就那玩意的體積和重量而言,若是有人想把八牛犁經過漢中帶出去,其困難程度不亞於鄧艾偷渡陰平。

  即使專家級的黃月英,拿著馮永當時所給的圖紙,都有不明白之處。

  更何況沒有圖紙,僅靠成品八牛犁,就想猜出這其中的結構,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困難是困難,但只要有心,總是有辦法的,陰平不也一樣被鄧艾偷渡成功了麼?

  但這樣至少延遲了曹魏製出八牛犁的時間。

  所以說,還是得趕快北伐啊!

  不北伐,曹魏只會把大漢甩得越來越遠。

  趁著三家都沒力氣,都想喘氣的時候北伐,總比等大夥都恢復了力氣北伐容易得多。

  曹魏佔據了天下最精華的地區,恢復的速度相對於大漢而言,簡直是恐怖。

  馮永嘴唇動了動,他來時所想到的事情就是,諸葛老妖剛平定完南中,會不會是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北伐了?

  畢竟北邊來人與自己有關的,目前只有涼州的梁家——而諸葛老妖第一次北伐的戰略目標,正是涼州。

  不過此事也只能暫時先放在心裡。

  諸葛老妖自己不提北伐之事,這個事情就不能在公共場合說出來。

  “李君從北邊帶來了一個消息。”

  諸葛亮開口說道,“那王衝去了孟達那裡,說了一些讒言。他說吾因恨孟達之叛,深為切齒,欲誅孟達遺留在蜀中的妻兒,幸賴先主不聽吾之言。”

  說這個話時,諸葛亮眼中露出譏笑。

  “哪知孟達卻說吾見顧有本末,終不做小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