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

  無產階級是最具有革命精神的,這個一定要牢記。

  此時的某隻土鱉,已經完全背叛了前世的階級,叛變到對立階級的一方。

  諸葛亮聽了他的話,終是忍不住一笑,然後又把臉一板,斥責道,“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此出自《孟子》。”

  “也不知你師長是如何教你的,連聖人之語都敢亂說。也就是在我這裡,換了他人,說不得先要打你一頓。”

  我知道哇!

  可是我這不是沒把握背出全文嘛?

  知道個大概意思就行了,非要摳字眼,當真沒意思!

  “你繼續說。”

  “是。下官的意思,若是讓他們安定下來,則必須讓他們遷出山林,落戶到平地上,先教以耕織,再擇機施以教化。”

  為什麼中原政權都把對周邊蠻夷進行教化當成是一個大功勞,無論天子姓什麼,幾千年來都要孜孜不斷,矢志不移地推行教化?

  你不教化,蠻夷就要拿拳頭跟你說話,就算是你能打得過他,家裡的瓶瓶罐罐不小心被砸爛了,你不心疼?

  這教化不是光用嘴,而是手裡拿著刀子,身上披著盔甲,嘴裡說著道理,恐嚇他說你要跟著我的規矩走,不然的話我就打死你。

  然後他跟了你的規矩,還要讓他嚐到甜頭,覺得你的規矩當真是不錯,最後還會心甘情願地維護你的規矩,這才是真正的教化。

  大夥在你制定的規矩裡玩遊戲,特麼的你是裁判還下場玩,誰能玩得過你?

  漢民族站在文明的頂峰時搞這麼一套,效果一向不錯。

  而到了後面被別人追上的時候,有人還想來這麼一套,結果被人打出屎來。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

  老祖宗早就給總結好了。

  軍事的強大和文明的先進,兩者缺一不可。

  軍事不行,文明落後,還想自恃清高,固步自封,斥喝他人為蠻夷,看人家不打爆你才怪。

  大漢就算是再衰微,對南中的軍事那也是碾壓級別的。

  南中的生僚們大多還處於原始社會,連耕地要用到牛都不懂,哪來的文明?

  教耕織,先幫他們解決衣食問題,有了恆產,自然就會安定下來,生僚自然就會變熟僚。

  然後再實施教化,到了他們下一代,那就是熟僚變歸化僚人。

  到了第三代,轉過身去罵別人是蠻夷,那還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