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037章 成了


                 “這茶湯,雖比別處茶湯寡味一些,卻又讓人覺得唇齒留有餘香,倒也別有一番味道。怪不得義文常言,馮府所用所食,處處與他人不同。光這茶湯,就看出是花了巧心思的。”坐在主位上的黃月英放下茶碗,又摸了摸身下的椅子,目光看向馮永,“雜家之說,倒是名不虛傳,單看這府上的東西,處處與別人不一樣。按你所說,你的師門所學甚雜,卻不知你是精於何術業?”

  馮永裝傻嘿嘿一笑,撓了撓頭:“小子性子愚笨,師父曾經說過,小子不宜學那勾心鬥角之術,只要踏實做事,老實做人便是。所以只教了小子易牙之術和農耕之術。”

  黃月英嘆息一聲:“此乃智慧之言也。學會此二術,便不用擔心餓著肚皮,天下何處不去得?”

  “正是,我那師父也是這麼對我說的。”

  “農耕之術,我已經知道了。曲轅犁有事半功倍之效,祝雞翁之術則有無中生有之妙。至於這易牙之術,我卻只是聽聞,今日不知道能不能有幸看到呢?”

  好說好說,別的沒自信,馮家的美食,絕對是領先了不止一個時代(黑哨)。

  “夫人請稍坐,馮府別的不說,但論吃食一事,絕不會讓客人失望就是。”馮永笑嘻嘻地說道。

  馮府的廚娘已經再不用馮永去指導了,炒菜技術日益精進,炒出來的菜味道已經與後世的相差無幾。今天來了貴客,府上人手不夠,府上的孩童全部上陣。但見胖廚娘帶頭端著飯菜上來,後面依次全是白帽白衣的小廚師們,煞是賞心悅目。

  漢代乃是分食制,雖然馮永做出了桌子椅子,但吃飯仍是一人一案。

  “這就是蠻頭嗎?”黃月英拿著胖廚娘端上來的大卷餅,仔細端詳,“卻不是傳聞中的樣子,反而有些像是蒸餅,不過卻做得細發。”

  “蠻頭用來招待貴客卻是不妥,這叫雞子餅,是用麥粉加雞子,拌水加油加鹽煎熬而成,比蠻頭美味多了。”

  “沒有麻花麼?”由於小蘿莉張星年紀較小,故與黃月英同坐一案,徵得同意後拿起雞蛋餅狠狠地咬了一口,眯起了眼睛,細嚼嚥下去後,嘴唇上油花花的,卻仍是念念不忘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