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水七絃 作品

第 72 章 派出法庭(一)(大修)

 之後的大半個月,各大時空的相關人士都熱火朝天地忙著,姜海藍也很配合地沒有出現。

 一開始還沒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她和天幕一直沒有出現,就把大家嚇到了。

 隔三差五盯著天上看。

 越來越心急。

 生怕她不再出現了。

 可她出不出現,都由不得各時空的人們說了算。

 他們只能等著。

 直到大半個月後的某一天上午,那道散發著瑩瑩藍光的天幕突兀地又出現在天空中。

 身著白襯衫+黑色正裝外套+黑色長羽絨服的姜海藍坐在車裡,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好久不見了,各位!”

 眾人大驚大喜,急忙奔走相告:天幕又出現了!

 無數人放下正在做的事,或從屋子裡跑了出來,或隨便找了地方坐下,齊齊仰頭望向天空。

 她還會出現,可真是太好了!

 ——

 姜海藍坐在車內駕駛位上,笑盈盈地衝直播間的觀眾們打招呼。

 “不好意思,”她說:“這段時間我有點忙,在協助我師父辦一個臨時接到的案子,就沒能給大家直播。”

 她,她師父,許明輝,陳初,四個人為了她師父新接的幾十個案子,忙得暈頭轉向。

 不吃午飯是常事。

 熬夜到凌晨是常事。

 四個人這段時間都是黑眼圈、紅血絲、打哈欠。

 兩天前總算是把這堆案子網上立案了。

 她請假睡了兩天。

 今天無論如何不能繼續躺了,因為要開庭。

 “現在我在龍興市雙溪縣茶園鎮。”姜海藍說著,將攝像頭調到車子上空,讓大家看了一下車子周遭的環境。

 有四五層高的樓房,遠處也有十幾層高的高樓。

 不是很寬的馬路,雖然平整,但兩旁都停滿了車,中間可以通車的路顯得更窄了。

 道路兩邊開著各種店鋪。

 偶有行人經過,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鎮。

 比起繁華的林城市那自然是差遠了。

 但比姜海藍的老家,那個村子,看起來自然是要好得多。

 姜海藍把攝像頭拉了下來,“我是來這邊開庭的,這邊鎮上有派出法庭。”

 她聲音溫和,慢慢地給觀眾們解釋道,“一般來說呢,法院分為:最高人民法院,在首都;高級人民法院,在各個省省會;中級人民法院,在各個市;區人民法院、縣人民法院,設置在各個區縣,負責轄區範圍內所有案件。”

 區縣人民法院是基層人民法院。

 “但是呢,國家為了方便鄉鎮上的村民起訴、開庭,也方便法官調查,把區縣內的鄉鎮按地理位置進行劃分,幾個鄉鎮為一塊區域,設置派出法庭,分派法院的法官負責。”

 姜海藍看著車窗外不遠處那棟二層樓高的房子,房子前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派出法庭放在鄉鎮上,最便捷的一點就是,法官們可以對接鄉鎮的幹部,查原被告的關係,查被告的身份情況、家庭情況,有必要的組織雙方調解,可以請鄉鎮幹部們配合。”

 她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翻出一張圖片給大家看。

 紙上用黑筆寫著:

 “茶園法庭:茶園鎮、青山鄉、河西鄉、鮮花鄉。”

 “太平法庭:太平鎮、沙塘鄉……”

 ……

 姜海藍說:“我找這邊縣裡的律師要的,雙溪縣這邊的派出法庭劃分。”

 因為派出法庭的劃分,外地律師不查就不清楚嘛。

 “現在律師們要去外地立案,如果被告是鄉鎮上的,基本上就會先打電話到基層法院立案庭問一下,是到法院立案,還是到哪個派出法庭立案。”

 要是不問,就跑去縣法院立案。

 立案庭工作人員說該案的立案材料要交到派出法庭,律師再開車去位於鄉鎮上的派出法庭,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誰也不知道派出法庭離縣城多遠。

 ——

 明朝位面。

 “派出法庭?”朱標很是好奇,姜海藍在法院逛的時候,他看到過那些法庭掛的牌子,“民一庭”、“民二庭、“民二庭”等,這“派出法庭”是何意?

 派出……

 從字面意義上來說……

 姜海藍很快就解釋了他們的法院和派出法庭。

 劉基懂了一半。

 他道,“法院分為最高……院、高院、中院、基層法院,這是層層管轄?”

 可這些法院具體要做什麼事,彼此之間怎麼個管法,姜海藍沒有講,他也無從猜測。

 傅友德聽了很是不解,“你為啥說,這些法院層層管轄?”難道不該由省市區縣的“政府”來管嗎?

 宋濂道,“他們的判決書上寫著:如不服本判決,可向林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馮勝聽了默默點頭,“原來如此。”

 對區縣法院的判決書不服,可以向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這就是說,中院可以改區縣法院的判決書?

 那同理,上面的最高院和高院……

 朱標笑了笑,“我記得當初姜海藍解釋認罪認罰制度,他們的犯人若是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就相當於保證了將來對判決不可以不服,不可以上訴。”

 李善長頷首,“正是。若犯人簽了認罪認罰具結書還要上訴,則檢察院會上訴,上訴加刑。”

 姜海藍是這麼說的。

 按照她話裡的意思,原本犯人上訴,“上訴不加刑”。

 但檢察院抗訴,抗訴可以加刑。

 話題有點扯遠了,不過總的意思是中院可以“管”區縣法院。

 朱棣看向他爹,“這個派出法庭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