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作品

第456章這是要刨朕的根基啊!

  李倓卻說道:“我以前聽說,如果有一棵大樹,你看到一隻蛀蟲,就說明已經出現許多蛀蟲。叛軍剛離去,河南、江東的後勤尚未完全建立,朝廷又在河北大肆建立堡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而支撐這一切的,自然是糧食。”

  “這糧食,是從地裡長出來的,土地的歸屬問題,是國之根本,豈能不察?”

  皇帝這番話,許遠心中略有驚詫,更多的是敬佩。

  皇帝年輕,有勇又有謀,治國理念清晰,又任用賢能,聽取各方意見。

  更難能可貴的是,遇到重要的問題,絕不姑息,追查到底。

  萬事難在一個行字。

  從這位年輕的聖人身上,真的能感受到行動力的強大。

  說完,李倓轉身道:“帶上王縣尉,還有這位崔郎君,我們一起去縣衙,去問問縣令!”

  “這位郎君,我家中還有事……”崔凌立刻道。

  他想跑,但李倓怎麼會讓他跑。

  李倓一聲令下,都被帶走了。

  留下那些剛才圍觀的百姓。

  大約下午未時,李倓進入了經城。

  經城城高不過三米,全部是土牆,在初秋的烈日下,看起來有些孤寂。

  據說在前年的這個時候,這裡來來往往都是人,而且還不少走馬的商人會路過這一帶。

  但現在,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偶爾能看見幾個人進進出出,城門上也無甚守衛,看起來像一座毫無生機的荒城。

  進入城內,城內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許遠不禁感慨:“朝廷雖然趕走了叛軍,但這裡畢竟算是前線,許多人都遷走了。”

  李倓沒說話,他心中只是覺得,河北的情況,可能與河南、江東以及京師都不一樣。

  因為是前線,過去的秩序在這裡崩潰了。

  朝廷在這裡重新恢復秩序,但這需要時間。

  這個中間的緩衝期,是一片混沌狀態。

  許多有權有勢的人,就開始趁機吞併資產了。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的亂世,每一次都在上演。

  盛世的時候,底層百姓可以接一點上面漏下來的,填填肚子。

  社會稍微一動盪,就會死一批底層的百姓。

  當社會出現大動盪,底層百姓就像一群又一群螻蟻一樣,被衝擊,淹沒在時代的大洪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