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作品

第387章拔出蘿蔔帶出泥!

  元載此話一出,大殿內立時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自開元以來,買賣田產已經是常態……”

  “是常態他就合規嗎?”元載不等韋儇說下去,打斷了他的話。

  李倓在上面坐著,依然一言不發。

  他對元載的表現很滿意。

  自己該做什麼,元載心中太清楚了。

  大唐推行均田制,實際上均田制在武則天時代就已經亂了。

  這一點倒怪不得武則天,均田制的瓦解其實是歷史使然。

  因為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在古代,權力階層天然具有掠奪性。

  封建王朝剛建國的時候,土地有多餘的,權力階層不會去動平民的利益。

  可當多餘的土地吃完了,剩下的當然就是鯨吞海吸存量資源。

  史料有載:開元以後,丁口轉死,田畝賣易,貧富升降。

  這裡的轉死不是人不增加了,而是朝廷不統計戶籍了,田地買賣控制不住,貧富差距快速拉大。

  實際上,今天這朝堂上看似議論李揖案,看似由李揖案燒到徐嶠案,但背後卻牽涉到了大唐的土地兼併、官商勾結。

  這已經成為大唐中期的社會頑疾。

  有人說安史之亂是關中集團和河北集團的一次戰爭。

  這種說法是假大空的宏觀敘事,或者說它不是根本原因,只是矛盾中的次次要矛盾。

  大唐轉衰的本質還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雙重問題引發的。

  李隆基內心其實清楚自己處於一個轉型期,他曾經在開元年間就派宇文融去檢田括戶。

  可惜檢田括戶也只是檢查沒有背景官員的田。

  後來府兵枯竭,轉型募兵,授重權與節度使,也是歷史的一次嘗試。

  只是這石頭沒摸清楚,把大唐給摸禿了。

  大殿內依然死靜一片。

  眾人都在想,元載這話是什麼?

  你他媽的什麼意思?

  你是說買賣田地不合規?

  難道你是想倒回去不成?

  韋儇說道:“大唐律法的確沒有規定可以買賣,但是田地買賣,已經過去數十年,天下人皆知,也是民心所向,聖人以德治國,此事朝廷應該寬容處理,從長計議,而非以此為由,成為朝廷奸臣打擊忠良的無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