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作品

第136章 受封揚州大都督

  “要增加新的官職嗎?”

  “完全可以!”

  “授予什麼官職比較好呢?”

  楊國忠說道:“臣覺得,讓建寧郡王去江淮,那裡是鑄錢最多的地方,直接給他一個揚州大都督,統管淮南道和江南道一切事務。”

  李隆基皺起眉頭來:“這樣做會不會……”

  一邊的楊玉環說道:“只是揚州大都督而已,難道三郎還擔心您的孫兒造反不成?”

  楊國忠說道:“陛下,建寧郡王是一個忠厚之人。”

  “大都督是不是權力太大?”

  “一點也不大,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充分調動人、物,為陛下鑄錢。”

  見李隆基還在猶豫,楊國忠一發狠,繼續說道:“陛下若是給揚州大都督的職位,可以再多提一些要求,例如讓建寧郡王在江淮建造更多水力紡織莊園,給他定絲綢的任務,後年再增加銅錢鑄造的任務!”

  李隆基腦瓜子快速轉動起來,其實讓李倓去東南統領諸事務倒也不是不行。

  因為大唐的東南,並不算核心地帶,人口有限,更沒有什麼兵力,李倓就算要造反,也不可能成功。

  除非他過去自己拉扯一支軍隊出來。

  他要是真的敢在東南拉扯一支軍隊出來,絕對逃不過地方監察官的眼睛。

  楊玉環又說道:“三郎,你不能總讓建寧做事,又不給他權力,這樣他也會很為難,為難到這一次回來要辭官了,他要是辭了官,誰給你鑄造更多錢?”

  “行行行,你說得對,給他揚州大都督的職位就行,統管淮南道、江南道。”

  天寶六年年底,除了震驚大唐的王宗嗣案正在審問中,另一件事也震驚了朝堂上下:建寧郡王任職揚州大都督。

  為什麼說震驚朝堂上下?

  前腳地方官還在上奏彈劾建寧郡王,尤其是揚州刺史喬賢問,以及法曹參軍崔昀,他們都上了奏疏彈劾李倓。

  一時間,各路地方官對李倓的反對聲甚囂塵上。

  可一轉眼,建寧郡王不但沒有受罰,還得到了揚州大都督的職位!

  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