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驚了,我的謀主太妖孽 作品

第796章 那你倒是放下啊!


                 困城半月,

  期間,

  公孫康依舊阻止了大大小小的突圍十數次,均以失敗告終,

  在進行了這麼多次的試探之後,

  公孫康終於認清了現實,

  若是他早在叛漢的帽子扣在頭上之時便立刻投降,硬說自己是被冤枉的,沒準能保住一條命來,

  若是他在第一次劫糧大敗之時便認識到,自己手下這點人馬絕對不可能是周瑜的對手,率軍退守大山,那周瑜如何能找得到他?

  等到其軍糧不濟,無奈撤軍,自己再從大山中殺回襄平,遼東就還是他公孫康的遼東,不但如此,擊退周瑜,如何能不使他公孫康名聲大噪?

  就算沒有他想象的這麼美好,也絕對不會落到今日的地步,想到此處,公孫康就悔不當初!

  可惜,

  茫茫大漢,哪裡有後悔仙藥可尋,

  而這半月下來,

  隨著突圍行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軍中的士氣早已低迷的不行,

  到處都是對公孫康的不滿之聲,而這種聲音,自然而然也傳到了公孫康的耳中,只不過,他們這麼想,公孫康其實也能理解,

  遼東這群大頭兵在這麼偏遠苦寒之地入伍,把腦袋別在褲腰上,說到底,不就是為了一口飯嘛!

  就那麼點軍糧,得用命換,加上公孫康對他們雖然不壞,但也確實好不到哪去,所以他們與公孫康之間確實也沒什麼情誼,反倒更像是僱傭關係,

  可現在好了,

  他們啥事沒幹,成反賊了,這他孃的上哪說理去!

  大漢叛賊,

  名聲臭了不說,生死還都在人家周瑜手底下攥著,周瑜說他們是被公孫康蠱惑了,那就網開一面,說他們助紂為虐,那他們就是叛賊,

  一個不剩的全殺了,

  別人也挑不出來任何毛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綱常已經刻在了每個人的骨子裡,

  就像之前曹操打著為父報仇的名頭要屠遍徐州百姓,反對之聲遍佈天下,但要是曹操打著平叛的旗號,有一個算一個,扣上反賊的帽子就開宰,誰敢吭聲?

  現在的遼東就是這個情況,

  百姓人心惶惶不說,

  軍中一個個的也都心懷怨言,

  堅持了半個月,

  公孫康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