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驚了,我的謀主太妖孽 作品

第530章 卸權


                 江夏,

  政務廳,

  坐在主位上的李憂眉頭緊蹙,正在等待兩個即將被調到江夏城的“大人物”!

  糜芳!

  傅士仁!

  歷史的軌跡就是如此的相似,或許也可以說同樣的人,在幾近相同的條件下,所作出的決定往往是一樣的,

  糜芳身為糜家之人,又是糜芳的親弟弟,加上劉備與糜夫人成親,這糜芳的身價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逐漸成為了江陵太守,

  傅士仁則是被關羽一手提拔的將領,雖然稱不上深得重用,但也確實待他不薄,如若不然,關羽也不會命其鎮守公安城,

  這兩個人,要說有什麼共通之處,那就是都沒什麼真本事,用李憂的話說,那就是一樣的爛泥扶不上牆!

  一個是被接連提拔將領,另一個甚至還和劉備沾親帶故,可偏偏就是這麼兩個怎麼看都出不了岔子的人,在演義之中,直接投靠東吳,狠狠的朝著關羽的後背捅上一刀!

  研究過荊州地形的李憂比誰都清楚,

  就算演義之中關羽過於自傲,盲目認為江東不敢來犯敬重,被呂蒙白衣渡江矇混過去,可只要江陵、公安兩座城池尚在,荊州就丟不了,

  要是如此,

  就算關羽在正面戰場上受挫,也一樣留有後路,根本就不可能落得敗走麥城的下場!

  可你猜怎麼著,

  這兩人偏偏直接降了,將關羽最後的一絲退路盡數堵死,最終落得個屍首分離!

  失忠與信,何以事君?

  每每想到此處,

  李憂都夜不能寐,

  畢竟這兩個孫子投降的理由實在是太氣人了!

  關羽圍攻樊城,生擒于禁,但後續遭到徐晃等人的反撲,戰況焦灼,繼續後續軍糧補給,於是便給糜芳和博士仁下了命令,要他們速速將軍糧送到前線,但當時的情況複雜,要他們每次都能如期送達軍資,確實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在他們沒有完成任務後,關羽便揚言要回來再收拾他們二人,使這二人夜不能寐,畏懼難安,

  另一方面,他們都覺得關羽輕視自己,並且懷恨在心,

  這些李憂都可以理解,畢竟演義之中的關羽確實過傲,覺得他輕視自己也情有可原,但這絕對不是反叛的原因吧?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這就像出門的父親讓孩子把院子裡的木柴劈了,可或許是因為斧頭太鈍,或許是因為其他的一些不可抗力,導致孩子未能按照父親的要求把柴劈完,父親很惱怒,說要回來懲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