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作品

第1325章:突圍之路!

  聽到周揚的話,林毅的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整個人也陷入了沉思。

  周揚也沒有說話,他知道林毅需要時間思考。

  他說的這些雖然看起來輕輕巧巧,但卻是前世國內兩代軍工人花了幾十年才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

  前世我們一開始實施一邊倒的策略,全面學習蘇俄老大哥,這讓我們有了最早的工業基礎。

  但因為種種原因,對於人家最先進的系統工程我們只學到一個皮毛,因此直到八十年代,我們的武器研發都處於一個不高不低的尷尬水平,大多數的武器裝備剛成功就面臨全面落後。

  再後來,我們趁著與西方國家的蜜月期,大量的引進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技術,比如黑鷹直升機、比如說辛柏林炮兵偵查雷達等等。

  但隨著蜜月期的結束,我們非但沒有學到多少先進的技術,反而被耽誤了不少時間。

  再那之後,我們才真正開啟了先進裝備的研發探索之路,經過兩代人幾十年的努力,我們通過巧妙的融合蘇俄和賊鷹兩國完全的優點,最終形成了國內武器研發全面開花,遙遙領先的局面。

  只是前世這條路走的太辛苦了,以至於在千禧年之前我們幾乎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磕磕絆絆的沒有多少成果。

  這一世,周揚不想在試錯中前進,他想走捷徑。

  他要將第十八研究院當成一個試點,一個標杆,一個榜樣,既要在這裡打造軍轉民的樣板單位,同樣也要成為融合美蘇技術的一個基地。

  周揚相信,只要他們研究院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條路是能走得通的,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國的軍工業就會提前迎來春天。

  到時候,咱就可以提前和那些不可一世的西方人說“過於先進,不便展示”、“遙遙領先”,甚至於讓他們不敢再吹牛!

  林毅也沒有想到,周揚的想法竟然如此的特立獨行、天馬行空。

  但作為一名嚴謹的教師兼科研工作者,他仔細分析了周揚的設想,竟然覺得他的想法還真有可能實現。

  想到這裡,他當即說道:“雖然不知道你的這個設想有幾成成功的把握,但我想和你一起試試!”

  “哈哈哈,就等著你這句話呢!”

  說著,兩人同時高興的笑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