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姚廣孝 作品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漢的都市王?

  而六道輪迴也不是現在的張珂能立起來的,即便是簡化版本的,他也沒有相應的權柄跟材料,至於世界本身能配合張珂已經很給面子了,這種事關世界根本的權柄,他並不指望對方會傳達給自己。

  詭門關建成的一瞬間,伴隨著那通天的光柱的噴發,同一時間,大漢現有的十二州內的詭神便感覺到了一股發自內心的悸動。

  就好像是冥冥中有某種親切的聲音在呼喚著自己,前往命中應許的使命之地一樣。

  一些實力強橫,生命悠久的詭神能夠及時從那種迷幻的感覺中清醒過來,但即便如此,這一個個的也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悄無聲息間被迷惑就已經足夠駭人了,更可怕的是,在真靈被矇昧的短暫功夫裡,它們竟離開了巢穴,躍到空中,真朝著西方的某個方向飛馳了一段距離。

  “嗯,爾等要去哪裡?”

  荊州,臨近嶺南交州的某處山間溶洞內。

  回到自己的白骨王座上,心有餘悸的獨角詭王看著溶洞內一個個呆滯的向前離去的魂魄,忍不住震聲吼道。

  但,哪怕它的聲音十分洪亮,其中夾雜的法力更是耗費自身的近四分之一,在溶洞內迴盪,引得大小碎石不斷掉落,也無法叫醒這些昏睡中的下屬,只有極少部分的幾個左右手藉此機會清醒過來。

  “我這是大王,不能任憑它們順著感覺走,不然您的霸業沒有足夠的兵將支撐,可無法成功,您再嘗試一下,若是真叫不醒,不如暫且把這些陰兵詭民關押起來,再作考量?”

  剛剛清醒過來的詭主簿,在看到詭王難看的神色之後,迅速開動腦筋給出了一個建議。

  此時的獨角詭王也顧不上許多,磅礴的法力伴隨著聲音傳遞了出去,溶洞本身,甚至連同山巒都在不停的顫抖,一時間,山中土石砸落如雨。

  然而,即便詭王的法力消耗過半,凝實的魂體也顯的有些蒼白,虛幻。

  能清醒過來的終歸也只是少數,約莫幾千之數,更多的詭民跟那些轉化時日尚少的兵卒,絲毫沒有清醒過來的跡象,仍搖搖晃晃的向前走去。

  眼看著,這會兒功夫它們已經出了溶洞,馬上就要下山去了。

  獨角詭王也心知不能遲疑,趕忙帶著清醒過來的兇魂們去捕捉那些被矇蔽的魂魄去了。

  而與此同時,在這大漢的土地上,同樣的一幕正在各個山間,野外的地方上演著,因為距離的問題,幽州的情況算是比較好的,但在這些詭神麾下,仍然有大量的詭民百姓踏上了歸家的旅途。

  至於遊離在荒野中的無主魂魄,連清醒的機會都沒有,便搖搖晃晃的踏上了西去的路。

  就在人間因為大量魂魄被詭門關牽引,踏上直通幽冥的歸途的時候,在陰煞瀰漫,一切都被濃霧所遮蔽的野外,卻突然多了一簇橙黃的光芒。

  溫潤的光芒,自官道旁的樹叢中亮起。

  周遭化作大霧的陰煞卻彷彿遇到了什麼天敵一般,紛紛倉皇逃竄,一眨眼的功夫,在這路旁便空出了一個直徑十多米的空曠圓圈。

  而在圓圈之中,幾位身披袈裟,腦殼反光的和尚,正面色凝重的看著眼前匯聚的魂魄。

  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些日子裡,大漢的變化他們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先是荊州突然冒出來一個域外天魔,殺了荊州土地跟治水河神之後倉皇逃竄,地祇跟紅了眼一樣瘋狂追逐,據說,一日前,雙方已在涼州遭遇,大戰正酣。可惜那籠罩了整個涼州的濃霧跟在場眾多的地祇,導致便是菩薩也不敢多作停留,只是匆匆觀測了一眼後便遠離了戰場,只留下一道微不可察的神念,模糊的感應涼州之戰的結果。

  也因此,靈山,哦不,應該說是白馬寺。

  東漢永平十一年,佛門傳入大漢,並在司州興建了第一座朝廷管轄的寺廟——白馬寺,此為佛門東傳九州的開端,而以佛門在大漢的積蓄,如今尚營造不起靈山佛土。

  佛門的崛起跟靈山真正的出現,還在距現在數千年之後的兩晉末期跟五胡亂華的時代。

  當下的佛門還處在猥瑣發育,積蓄力量的節點。

  當然,即便是疲弱如此,也不妨礙這些西方來的和尚對大漢的嚮往跟好奇,因為嚮往,所以將這片古老的土地化作佛門聖地,成為天下大同,人人向善的淨土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也因此,雖然只有白馬寺作為立足點的佛門,在察覺到大漢的風頭陡然變換的時候,忍耐不住露出頭來。

  打探消息,早作佈局總歸是沒錯的,若不趁著九州本土的仙神都在外征戰,無暇顧及本土的功夫,等到主人回來,哪兒還有他們的機會。

  更何況,若是真被尋找到一點蛛絲馬跡,藉此機會一口吃個大的,縮短時間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只不過礙於這人間地祇實在是太多了,不好明目張膽,所以動作大多數都侷限在幽冥之中,只有極少一部分嘗試才會放在地上。

  如此,在察覺到整個司州的氣息陡然變換,陰煞升騰,且躲藏在荒郊野外,犄角旮旯裡的魂魄都跟排隊一樣,鑽出頭來的時候,白馬寺裡的和尚們立馬便忍耐不住派出一些人手,外出打探情況。

  急性支氣管炎,不過炎症地方很深接近肺部,先吃藥過兩天再看情況,如果控制不住就得輸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