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姚廣孝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五章 讀書人的事兒,怎麼能叫偷呢

  “多謝縣尊好意,不過不必了!”

  再度拒絕了縣令的提議之後,清高道人直接站起身朝門外走去。突然一閃的想法雖然被他壓了下去,但道人生怕在這兒繼續待著被這縣令敲竹槓,將本來唸誦經文平靜下去的心境再度攪亂。

  那時可就更麻煩了!

  他沒想到,自己不過僅僅只是一個想法,一個念頭,並沒有付諸於行動就被對方身上的龍虎氣感知到,引動了這座縣衙之中的力量,發起了反擊。

  剛才那玩意兒,雖然隔著門道人跟它並沒有見面,但清高道人也知道真等它出現那一切都晚了!小說

  那傢伙,是龍虎氣跟大宋國運的呈現。

  此物能夠呈現的形態千奇百怪,但一般都是以龍虎外形呈現的,在文武百官身上呈現虎形,在皇室宗親身上呈現龍貌。

  縣令雖然只是個芝麻小官,但畢竟是經歷了正規的科舉,選拔放任下來的官員,有龍虎氣的庇佑再正常不過。

  它不出現才意外。

  但真正讓清高道人感到疑惑,甚至方寸大亂的是這玩意兒過於敏感。

  雖然龍虎氣跟國運,有著諸多妙用,最基礎的,當置身於文武百官跟皇室宗親身上時,法術都不能對其產生效果,並且施術者還會受到龍虎氣跟國運的反噬。

  但天生萬物,必有相剋。

  連靈機都不是百分百能容於每一個人的身體,國運又怎麼可能防護完全。

  巫蠱之術,魘鎮.繞過防護直接作用於人的方法說多不多,但也不少,雖說事後會遭受反噬,但總比硬碰硬的後果要好得多,更何況若是主動作死,哪怕是一國皇帝也救不了.

  想著,清高道人搖了搖頭,年紀大了,精力不如從前,總是一不注意就喜歡跑偏。

  本來想著龍虎氣異常靈敏的事情,一發散就不知道扯到哪兒去了。

  如今的大宋,雖然被趙匡胤奪回了中原腹地,但畢竟只是半個九州,南方,西北西南諸多割據勢力尚存,又有佔據了大半個北方的契丹虎視眈眈。

  如果把前朝的盛唐比作是兩米的魯地大漢的話,那麼缺胳膊少腿的大宋連個正常人都不如。

  哦,忘記了,趙匡胤已經是先帝了。

  在月餘前,先帝突然暴斃在北伐的路上,現如今在位的大宋皇帝並不是先帝的親子,而是弟弟。

  雖然從前名聲不錯,但這並不是他能坐上皇位的原因。

  按照法理,父死子繼,沒有子嗣才能輪得上兄終弟及,可兩位皇子活的好好的,卻被親叔叔拿著祖母的鳳旨強行登基.換言之,大宋開國兩代君主,都是得位不正。

  不管日後,能否變成聖明君主,大宋從根子裡,從先天上就欠缺了許多。

  換做是大唐的龍虎氣如此敏感兇悍那再正常不過,可一個先天不足,又生了一場大病的殘疾,連一個縣令都給如此高的待遇,它憑什麼?

  懷揣著困惑,在僕人老許的帶領下,清高道人一步步的走出了縣衙。

  站在縣衙大門外,回頭後望,隱約間仍然能感覺到有一股冰冷的目光正在悄然注視著自己。

  打了個冷顫之後,道人趕忙抬腿離開了縣衙門口,但還沒等他走出多遠,甚至都沒有走出這條街,便看到了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跑過來的徒弟們。

  來到面前,連氣都沒顧得上喘勻,兩個同樣穿著破舊的年輕道士便張口說道:“師,師父,廟,廟裡的神像,它,它活了!”

  當兩個徒弟斷斷續續的說出這句話,還沒等滿臉困惑的清高道人再度開口。

  張珂便感覺到身上束縛他的力量正在迅速減弱,與此同時,張珂的視網膜上也有字幕浮現:

  【開寶九年,太祖再次進行北伐。但北伐途中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燭影斧聲”的歷史疑案。其弟趙光義即位後忙於整頓朝政,統一事業暫告停止。】

  【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雖以“金匱之盟”坐上皇位,但位置並不穩固。同年,為了穩固法理,頒佈聖旨,勒令大宋上下佛道兩門集結高功法師前往國都商議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