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祝枝山的心願(內有宋曉的插圖)

  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四人被並稱為吳中四大才子,後來更是被擴大為江南四大才子。

  祝枝山比唐伯虎足足大了10歲,而且倆人可以說是同病相憐。

  唐伯虎考到29歲才成為鄉試第一,成為金陵解元,隨後進京面試的時候發生了科考舞弊案,僥倖保住一條命回家,老婆就跟他離婚,他就自暴自棄去做桃花仙人了。

  祝枝山祖父和老丈人都是牛人,一個曾經參與過英宗復辟,一個是中書舍人,在這兩位長輩的薰陶教育之下,祝枝山在文學,字畫等方面的能力突飛猛進。

  學習好、有才華,不見得就適合做官,可是古代讀書人追求的就是科舉高中之後做官。

  三十三歲那年,祝枝山才鄉試中舉,他以為憑藉他的才華,以及人脈,進京考試肯定非常順利,結果他考了7次都沒能考中,一直到他五十五歲那年,他兒子都考中了進士,他才徹底放棄繼續科考,最後運氣還不錯,搞了一個興寧縣知縣的官做。

  某種程度上,官場就像圍牆,外面的人搶破頭想進去,可是裡面厭煩了的人又想出去。

  祝枝山用了六分之五人生追求到手的官,他只做了8年就受不了了,作為一個文人,他實在看不慣官場的黑暗和舞弊,64歲那年稱病辭官回家了。

  第二年,好友唐伯虎去世,第三年老師吳寬也去世了,這兩個人的去世給祝枝山極大的打擊,67歲那年祝枝山在貧困和疾病中去世。

  吳寬,文徵明等人後來都投胎轉世重新做人了,只有唐伯虎和祝枝山同病相憐的哥倆不願意去投胎轉世。

  不過,唐伯虎解開秋香的心結之後準備去投胎了,投胎之前自然要跟好基友祝枝山告別。

  楊辰趕到吳中祝府的時候,唐伯虎和祝枝山正在院子裡忙著呢。

  管家跑進院子稟報道:“老爺,外面來了一個現代人,他說他叫楊辰,是陰陽代理人,特意來拜見您。”

  唐伯虎眼神一亮,笑著說道:“說曹操,曹操到呀。”

  祝枝山趕緊對管家說道:“趕緊帶他進來,另外去重新泡一壺好茶。”

  管家點點頭,趕忙跑出去招呼楊辰進來,又叫丫鬟泡了一壺茶送過來。

  楊辰見唐伯虎也在,趕緊笑著說道:“唐前輩,您也在呀。那您身邊這位就是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前輩咯?”

  唐伯虎哈哈大笑,道:“代理人說的沒錯,這位就是我的好友祝允明。我心結已經解開,準備去投胎了,投胎之前得來跟我的好朋友告個別。此次一別,也就意味著我倆的友情永遠結束了。所以,我倆準備聯手留下一幅作品,以紀念我倆持續五百年的友誼。”

  祝枝山笑著抱拳說道:“代理人,有禮。鄙人祝允明,幸會。”

  楊辰趕緊給祝枝山鞠了一躬,道:“祝前輩好,晚輩楊辰,有禮。那二位前輩忙著,我正好欣賞一下二位前輩的風采。”

  祝枝山笑著點點頭,對丫鬟說道:“給代理人倒茶。”

  丫鬟趕緊照辦,倒了一杯茶端給楊辰。

  楊辰感謝一聲接過來茶,一邊喝茶,一邊欣賞唐伯虎和祝枝山的“最後一舞”。

  院子裡的地面上已經鋪好了畫紙,唐伯虎也準備好了筆墨,隨時可以動工開畫,只是在動筆之前,他得想好畫什麼。

  祝枝山見唐伯虎看著畫紙陷入沉思,便笑著問道:“既然是你我最後合作,自然要送給彼此。伯虎,你就以我為主題畫一幅畫吧。”

  唐伯虎看向了祝枝山,仔細思考一番之後,唐伯虎露出了猥瑣的笑容,隨後便說道:“沒問題!那我就以祝兄為主題畫一幅畫。”

  確定主題之後,唐伯虎終於動筆了。

  楊辰趕緊走近一點,仔細盯著唐伯虎的筆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