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116章 產業集群

  接著,沈小潔陪著江夏聊天,鄭鵬帶著常樂去了正屋。

  房間裡有兩個人,分別是鄭父和沈父。

  “鄭叔叔、沈叔叔好,恭喜啊,升級了。”常樂問候。

  “哈哈,謝謝。常樂,坐,這裡沒有其他人,我們隨意聊幾句。”鄭父說。

  “也該到升級的時候了,兩個小的都老大不小了。”沈父說。

  常樂坐定後,鄭父說:“還是要感謝你大老遠,從江州趕過來參加鄭鵬的婚禮,因為事情多,招待不周,請多包涵。”

  常樂說:“鄭叔叔,您客氣了。我和鄭鵬是朋友,參加婚禮是必須的。”

  “也對,鄭鵬這小子真正的朋友不多,除了姜振軍外,也就和你談得來。假期還有幾天時間,在京城多待幾天,讓鄭鵬和小潔陪著你們好好玩幾天。”

  “鄭叔叔,這可不行。我們不能耽誤鄭鵬和沈姐新婚燕爾度蜜月的時間。再說,我和小夏也想單獨呆一呆,不能相互打擾啊,您說是不是啊。”

  “哈哈……”鄭父和沈父相視大笑。

  沈父說:“對,常樂,你說的有道理。現在時代不同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和我們當年不一樣,我們當年,人越多越好,越多越熱鬧。”

  鄭父接著說:“叫你過來,是想和你說件事。”

  “鄭叔,您說。”

  “你父親,學勤同志,領導一直很關注、關心,時常會問情況。”

  “他主抓的那個陽成小築品牌,融合了平臺和品牌兩大功能,最近很火。領導認為這是老路走出了新天地,既創造了新的產業模式,又實現了成千上萬的就業,還能給地方創造穩定的財稅收入。”

  “領導很肯定,認為學勤同志思維開闊,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

  “謝謝領導、鄭叔叔、沈叔叔的關心、肯定。客觀來講,我爸搞這個東西,也是一條無奈之舉。”常樂謝道:

  “在陽城這樣的縣級城市搞經濟,先天不足,基礎薄弱,後天資源匱乏,只能儘量在經營模式上,幫助企業搞搞創新,走走別人還沒走的路,另闢蹊徑,實現差異化競爭。”

  “目前來看,只能算是剛起步,能走多遠、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

  鄭父問:“這麼不樂觀?”

  常樂解釋道:“也不能說不樂觀,只是困難還有很多。最主要的困難就是基礎不牢靠。具體又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這條產業鏈很薄弱,一個品牌,20多家工廠供應。一個季度500多萬訂單,就產能趨緊。如果不能儘快穩定產能,很容易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