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軍師 作品

第九十七章

此時問起了,那老漢自己心下一想,這番進山,得了女兒,見了鏡花,失了一對眼珠。自己本意尋死,此時死意已去,若得如此一個住處,已是有了容身之所,如何不好,即應允了。

這話才出,那破廟門外,竟來了一群鎮上的人,鎮長領頭,一窩湧來。原來,是姐姐回去,與藥娥告訴了簪兒與他老父的事,便使藥娥去向鎮上說了。那山裡,原多有好心的長者,都應允下來。便鎮長領頭,帶了好些後生,來此看覷。簪兒在鎮上,亦有相識照拂的人,聽得說是簪兒的父親,無家可歸,又失明目盲,願在這裡,安身養老,就出力來幫助安頓。

那時,便一群人,有的來安慰簪兒說話,有的去照顧黃老漢傷勢,有的後頭修葺小屋,有的就搬來桌椅被臥等物。這家有物便捐來,那戶有人便出力。不半日時光,已拾掇得了一間整潔齊理的小房來了。

日中未至,院子裡的小姑娘們,金鈴桃青阿暇幾個,聽得說簪兒的父親來了,便要來看。藥娥又使她們將些飯菜、茶水、碗筷、杯壺,兩籃盒子,齊齊整整,來此相助簪兒奉養。

昨夜一夜不得簪兒在家,那幾個小姑娘早疑惑在心。雖是聽得說姐姐教簪兒出去辦點事情,哪裡曉得出了這般大事。此時來了,金鈴桃青,亦是無父無母,就也對黃老漢,事之如父,茶飯飲食,一般地相待。

簪兒自然心喜。又見老父得了山裡人的熱心,養得精神了,便扶他下來,要進後頭小屋裡去。本來重傷之人,該當靜養。但藥娥妙手回春,老漢身體壯健,些少走動,並無大礙。

便簪兒在左,桃青在右,金鈴當前引路,阿暇叉腰彈壓,一眾鎮上山民,圍護在旁,捧著老漢,裡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