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軍師 作品

第四十九章

那王爺與姐姐說話,道些塵世俗務,八方爭戰,百姓受苦等等。又說道外族犯邊,國土多有失陷,內有匪寇,猖獗難剿,天災連年不斷,人禍逐歲頻生,苦悶不已。

張玦在桌子底下,聽見說的這等話,便有些不屑,鼻子裡輕輕“哼”了一聲,看著桌子底下李衿與姐姐的腳。簪兒覺他有些反常,擔心的拿手去撫他肩膊,貼近了看著張玦的臉。

上邊兒姐姐不慍不火地回了幾句,已有在心內。又見李衿說起早間碰到的淨虛道長,稱讚不已。姐姐心下盤算,與其給你個道士,不如給你個和尚,便道:“人世間殺孽太重,地府中怨氣沖天,自然災厄連年。倘若能有一位得道的高人,超度地下冤魂,解脫亡靈苦難,不久必定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那王爺見說大喜,忙站起與姐姐施禮道:“若得瑤君引薦此一位高人,誠乃天下之福,萬民之恩情也,李衿亦不知何以為報。”

桌子底下,那兩個已聽得有些無聊。張玦看看簪兒,又看看外面兩人的腳,忽見了姐姐的尾巴,垂下來鋪在地上。原來姐姐曉得青雲王是個見過世面的,也不拿凡人相來唬他,只露出尾巴來,又舒坦,又自在。張玦雖曾見過這九條尾巴,如此時這般貼近了看的,卻不曾有過。又見這尾巴不時有一條動一動,翻卷一下,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想把那一條提起來抖動的尾巴摸一下。

簪兒見了大驚,忙拉開了張玦的手,兩個在下面齜牙咧嘴,慌作一堆。

姐姐的尾巴險些兒給抓了一把,那尾巴們猛地一震,急擺過一邊去。在上面卻好似沒事一般,仍與李衿說話道:“我這裡倒有一名高僧,法力高強,善能超度亡靈,又發菩提心,要救拔世人。王爺若能說得此人相助,天下事皆無虞矣。”

那王爺聽說如此之好,便問請引薦。姐姐道:“我這裡因收留了些孤魂野鬼,在那山腳下小溪旁,大樹蔭底的破廟之中。此人便只在那裡,日逐唸經度亡,王爺若去,必能會他。但有一件,王爺莫要說出我來,若他知道與我有干係,便不助你了。”

李衿聽了一一記在心中,又與姐姐說了一會兒話,這才告辭,去拜訪那心塵和尚去了。

簪兒與張玦兩個,仍在桌子底下,聽見走了,還不敢就出來。過一下子,卻聽見外邊兒說道:“出來罷,別躲著了。”這才爬出桌子。那房裡姐姐在右,花仙在左,姐姐先笑道:“原來是你們兩個,躲在桌子底下,生娃兒呢?”花仙也笑接道:“一時天雷勾動地火!”姐姐又道:“要親熱哪兒不能去?偏來這裡藏著,險些兒壞事兒。”花仙道:“這番饒不得了,兩個都得罰。”姐姐指著張玦道:“你回家去讓你師父來找我。”花仙指著簪兒道:“藥娥寵著你呢,不能讓她罰,你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