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樂 作品

第678章 戰和之爭

 賈琮道:“彼處盛行外教,信眾極多,幾乎無人不信,你們正可以大顯身手。” 

 白秋薇沉吟道:“聖教從未去西域傳播,又語言不通,只恐一時難以取信於人。” 

 賈琮笑道:“龐先生早有妙計,你們去傳的不是白蓮教的教義,而是他們的教義!” 

 “嗯?”白秋薇一愣,旋即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手道:“龐先生真大才也!果然是好計策!” 

 楊四娘一臉懵,看著兩人,道:“你們說什麼?” 

 賈琮笑著示意白秋薇解說。 

 白秋薇道:“龐先生是讓我們扮成彼教之人,混入其中,混水摸魚,憑咱們多年傳教經驗和一些小把戲,足夠糊弄愚夫愚婦。 

 再慢慢扭曲他們的教義,與咱們自己的教義融合起來,便可輕而易舉收攬無數信眾。” 

 賈琮笑道:“正是此意!龐先生說,凡信仰者,必被愚之以所信。古人云,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連皇帝都會變得如此愚蠢,何況尋常百姓?” 

 楊四娘笑道:“果然是好辦法。” 

 白秋薇笑著白了他一眼,道:“像你這般什麼都不信,是否就不會被人愚弄呢?” 

 賈琮笑道:“見笑見笑,我剛剛就被人耍了,你們女人啊,越是漂亮越會騙人,我想好好泡個溫湯都不成。” 

 “你說誰?”楊四娘奇道。 

 “還能是誰,你嬋姐姐唄。故意誆妙玉進來,讓我好不尷尬。”賈琮沒好氣地道。 

 “呸,我看是正中你下懷罷?”白秋薇啐道,“連累我們也倒黴。” 

 賈琮忙道:“你又含血噴人,爺會使這等下流手段?” 

 兩女呵呵。 

 “不信就算了。”賈琮話鋒一轉,緩緩向白秋薇手上抓去:“薇兒,今晚咱都坦誠相見了,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呢?” 

 “呸!想得美!”白秋薇臉一紅,忙起身拍開他手,道:“你還不去了,我還要想想派什麼人去西域,你少來打攪。” 

 賈琮又看向楊四娘。 

 楊四娘忙道:“我也一樣。” 

 “得,有時候群眾工作積極性太高也不是好事。行了,你們早點歇著,我走了。”賈琮苦笑而退。 

 —— 

 四月初三、初五,連續兩封八百里加急戰報徹底震驚了神京官場。 

 第一封說大軍糧草被焚,不戰而敗,先前克復的城池盡失; 

 第二封說傷亡慘重,主帥南安王被生擒、忠靖侯被俘,其餘眾將或死或俘,可喜的是大皇子孫秋倖免於難,逃出生天。 

 隨同戰報而來的還有兩封“國書”。 

 今日養心殿裡陰雲密佈,氣氛凝重得快滴出水來,連透過窗欞照射進來的溫煦春光都彷彿變冷了。 

 熙豐帝臉色鐵青,如罩了一層寒霜,眼神冷冽地似可將所見之物冰封,看著御案上的兩封“國書”額前青筋亂跳,腦瓜仁兒生疼。 

 “都說說罷,為今之計……” 

 這已經是討論的第三日,議來議去就一個問題,西域還要不要? 

 由此引申出一個選擇,是戰是和? 

 第一個問題,幾乎沒有異議,大家都說西域還是不能放棄的,不過如何保住西域,意見卻大相徑庭。 

 賈琮、李猛、王寧等三大軍方首腦一力主戰,這一點上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打仗,軍方才有好處。 

 且如今王爺黨一潰千里,再無銳氣,只能夾著尾巴做人,正是五軍都督府重振聲威的時候。 

 而眾文臣卻十分曖昧,一面說著天朝故土不可棄,一面又說才遭大敗,不宜再輕動兵戈,還須從長計議,就這麼計議了好幾天也沒個準話。 

 賈琮慨然出班道:“這兩日諸位同僚都達成了共識,即西域決不可棄! 

 雖說新敗,不過損失的都是藩王親衛,朝廷精銳尚在元氣不失,且國朝猛將如雲,何不再遣良將破之?” 

 李猛、王寧皆附和道:“臣附議。理應重整旗鼓,光復河山,莫讓蠻夷小覷了天朝,否則必有後患。” 

 熙豐帝不置可否,望著眾軍機道:“諸位以為如何?” 

 顧濤出班道:“臣以為每舉兵事,動關全局,是以謀劃之始,斷不可輕於言戰,而挫敗之後,又不宜輕於言和。 

 若整軍再戰,如今國庫見底,兵餉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