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樂 作品

第六百二十九章 密赴遼東

熙豐帝道:“眾卿可有異議?”

“臣等附議。”眾軍機、各部尚書、四大異姓王等忙齊聲道。

“臣等附議。”其餘眾臣頓時明白了,這些大佬都達成了一致,誰還敢不長眼去莫名其妙反對,忙異口同聲道。

“好!擬旨,著遼王火速進京,暫領大宗正,全權主持世子煥被人毒殺一案,三法司、錦衣衛、東廠皆聽調遣,全力偵辦!並將今日邸報送九邊藩王。”熙豐帝道。

“臣遵旨。”翰林院掌院學士吳江遊忙躬身道。

賈琮微微冷笑,龐先生料定遼王必不會奉詔自投羅網,屆時朝廷便師出有名了,且其餘世子都被扣在都中,各藩王也得有所顧忌。

只要動作夠快,各藩之間也沒機會協調行動。

散朝後,段準、賈琮等核心重臣來到養心殿候命。

熙豐帝道:“都中諸事按部就班,一切順利,賈卿可儘快密赴遼東,執行"斬首行動",儆藩之策能否成功,就在此一舉了。”

說著一擺手,戴權忙捧上托盤,上面有兩封聖旨,一面金鈚令箭。

賈琮忙躬身接過,道:“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當,即刻便走。”

熙豐帝點點頭,勉勵了兩句,道:“卿少年英雄,不弱冠軍侯,此行定能一舉建功,朕在都中專候佳音。”

“陛下天恩,臣粉身碎骨難報,當視死如歸,奮勇向前,報效朝廷。”

熙豐帝點點頭,道:“李卿,脅藩之策進展如何?”

李猛躬身道:“回皇上,各要害地方將士已經調動佈置到位,根據錦衣衛、東廠的情報,凡和藩王關係密切的將領皆已升遷調離。

大批糧草軍餉已運出,軍中士氣高漲,皆願為朝廷效死。”

“諸位愛卿,國朝已太平了百年,能否再太平百年,就在此一舉了。

務必審慎從事,既求穩亦求快、求準、求狠!決不能使國家大局動盪。”熙豐帝道。

“臣等遵旨。”

熙豐帝又問了幾句都中並其餘各省新法推進事宜,便令諸人退下。

賈琮懷揣著兩封聖旨出宮,不用看也知道,不管遼王奉不奉詔,總有一封聖旨給他備著。

若其不奉詔,自然沒話說,以心懷異志,抗旨不遵,意圖謀反的罪名拿下。

若其乖乖奉詔,待其離開遼東,便出聖旨,以王府親衛營失去主官、恐生禍患為由,命遼東節度使楊雄接管,可兵不血刃便拿下遼東。

當然,這樣一來震懾效果就弱了些,讓遼王保全了一條狗命。

不過,想來遼王是不會這麼乖的。

“大人,一應事宜已安排妥當,何時啟程?”溫有方上來低聲問道。

賈琮道:“我先回家一趟,你去碼頭上候著。”

“是。”溫有方領命而去。

這次賈琮另闢蹊徑,不走陸路而走海路,既隱蔽又輕鬆快捷。

說話回府,先去看了看晴雯,見她精神依舊萎靡,面色蒼白,並未見好,賈琮心中煩躁,皺了皺眉。

旁邊寶釵、黛玉恰好都在,忙安慰道:“太醫說了,病去如抽絲,多調理幾日就好了,不必過慮。”

賈琮摒退下人,拉著她們出來,低聲道:“我馬上要出門公幹,家裡就勞你們多費心了。”

黛玉秀眉微蹙,輕聲道:“又要出去?什麼時候回來?”

賈琮點點頭,道:“一兩個月罷。我只放心不下晴雯……”

寶釵道:“琮兒不必擔心,我們在家裡會好生照料的。”

賈琮道:“對外便說我近日因調查世子煥暴斃案住在衙門。”

黛玉點頭答應,道:“你自己可仔細些,時時想著家裡還有這許多人等你回來。”

賈琮探手將兩人攬入懷中,柔聲道:“我知道。”

溫存片刻,賈琮又進去看了看晴雯,方才嘆了口氣離開,又去和如意叮囑了幾句,與龐超告了別。

半個時辰後,一輛尋常採購的青布大車駛出定國府角門,行到外城琉璃廠附近鬧市,下來三個小廝模樣的年青人,轉眼沒入人潮中,不知去向。

未時末刻,三個小廝另乘一車抵達通州碼頭,見碼頭上人流如織,船帆林立,一時還找不到自家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