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樂 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 利益分配

賈琮道:“假設這盤點心便是整個兩淮之鹽利,這便是鹽商之利。”說著取出三塊點心,擺在桌上。

“這是鹽課。”又拿了一塊點心出來。

“這是兩淮各省督撫、州府衙門之利。”又擺了一塊點心。

“這是鹽政衙門之利。”賈琮毫不避諱,又取出一塊點心。

“這是金陵甄家之利。”

“這是鹽民之利。”

“這是鹽梟之利。”

“說來說去,鹽利無非就是這七份。”賈琮把代表鹽課那塊點心放在中間,其餘六份放在周圍。

林如海點點頭:“確是如此,若要變法,琮哥兒以為當從何處著手?”

賈琮畢竟學過歷史,深知古人變法失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往往是想畢其功於一役,想一次性把頑疾全部消滅,這必然觸動大量利益集團的利益,怎能不受到反撲?

變法越是徹底,反撲越大,推動變法者就越倒黴。況且許多變法本身就存在諸多漏洞破綻,也怨不得人反對它。

因道:“如今的鹽法就好比一件衣服,穿了幾十年了,雖然千瘡百孔,好歹還能遮羞擋風,若將其一股腦扔了,重新做件新衣服,固然是好,可唯恐力有不逮。

因此琮以為,為今之計,當先縫補一番,將就穿著,什麼時候寬裕了,再換新衣服不遲。”

林如海腦中似響起個霹靂,賈琮的衣服論,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把他從以往的死衚衕里拉了出來。對啊,何必全然捨棄?描補一番也行,只要能增加鹽課,管他什麼法子?

“琮哥兒,說下去。”

賈琮見林如海相當認同前言,信心大增,道:“所謂革新鹽法,無非就是把這周圍幾塊糕點弄些下來,弄到中間鹽課這塊點心上。以我觀之,如今甄家、地方官府、鹽政衙門之利是動不得的。”

林如海面沉似水,心中轉過許多念頭,道:“說說你的道理。”

“是。甄家與太上皇關係特殊,太上皇在一日,別說姑父,便是聖上也不好動他。”賈琮道。

林如海微微點頭,甄家老太太是太上皇奶媽子,實在不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