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樂 作品

第三十二章 勳貴之勢

牛繼宗對賈琮的處境也有些耳聞,有心點撥他,以酬他救子之恩,便道:“琮哥兒,聽聞你最近在跟著名師學武?”

“回世伯的話,確有此事。”

牛繼宗點點頭,“武勳子弟,肯學些武藝,甚好甚好。當年,我也是從小練了些武藝,才有機會去戍邊立功,好容易襲了個一等伯,可嘆如今家中是一代不如一代。似你這等良才美質,更是一個也無。”

賈琮忙謝道:“晚輩這點微末功夫,如何能與世伯相提並論?且我看昨兒寶哥兒機變敏銳、心思靈活,非同尋常,將來必成大器,世伯何必過謙。”

牛繼宗搖頭笑道:“我與其寄望於他,不如寄望於你成就大器再來提攜他吧,成算還大些。”

“琮出身低微,能苟且偷安已屬萬幸,何敢望成大器?”賈琮道。

“非也!琮哥兒切莫生此念頭。豈不聞英雄不問出處?要論出身,我說句大不敬的話,敝家老鎮國公當年什麼出身?不過一殺豬販肉的屠夫。你家老寧榮二公什麼出身?不過金陵城中游俠兒。可他們還不是靠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隨太祖舉事打下了這萬里江山?可見出身二字最靠不住。”牛繼宗沉聲道。

“琮受教。”賈琮忙躬身道。

“我知你心意,庶子之難普天下都一樣,可你與旁人不同。我已問過王進,他說你將來必是一員蓋世猛將,當可與古之惡來、虎痴等比肩,所以你的前程不在於榮府,而在於天下。”

賈琮心中一震,沒想到一向不苟言笑的師傅對自己評價如此之高,不禁有些熱血沸騰。

“況且而今國公一脈人才凋零,開國八公府邸,幾無一人在軍中掌權,你若崛起,必可獲得其餘六家國公府的支持,接續貴府三位國公留下的香火人情。”牛繼宗拋出驚天誘餌。

“這是為何?寧榮二府衰落也就罷了,為何其餘六家國公府都這般模樣?為何開國時封的侯、伯等世家不衰敗?”賈琮不解。

牛繼宗嘆道:“當年建國之後,太祖雄才偉略,按照功勳,分封了四王、八公、三十二侯,伯、子、男等爵位若干,並定下了降等襲爵、以功封爵、無功轉爵的規矩。”

“太祖又怕四王、八公威望日盛、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便想了個實爵虛權,以下制上,相互制衡之策。”

“意思就是,東南西北四王並八大國公,只有爵祿富貴,而無兵權,天下兵權盡入侯、伯之手。朝廷以侯伯之眾制王公之重,又以王公之威制侯伯之權。如此上下相持,軍中穩定,朝廷無憂矣。”

賈琮想了想道:“既如此,琮何能崛起?”

牛繼宗嘿嘿一笑,眼中射出與他外貌絕不相稱的精明,道:“此一時彼一時,哪有萬世不易之良法?太祖的法兒雖好,可至今近百年,當年開國王公一脈在軍中留存的香火人情,早已消散的七七八八,後輩子孫又人才凋零。而侯伯一脈長盛不衰,威權日勝,許多早已不把曾經的老上司放在眼裡,且又經歷過太宗、太上皇時幾次大的變故,單是侯府就更替了十餘家,伯爵以下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