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買官案

 事情的起因還要追溯到一年多前,殿試放榜之後。 

 喻良有一個同鄉徐陽,和他是一個村子長大的。 

 倆人不止是同鄉,還是同窗。 

 後來喻良跟著蘇謹去了泉州,徐陽則拜入了蕭山書院,成了方孝儒門下。 

 二十八年洪武恩科,徐陽雖中貢士,但最後只落得三甲同進士出身。 

 同進士出身很難進翰林院,只能去吏部候缺。 

 本來藉助方孝儒的名氣,他們這些人也不愁官做。 

 誰知夏雲案後,方孝儒被陛下趕回了老家養老,名為養老,實為禁足。 

 方孝儒失勢後,緊接著就是朱允炆失勢。 

 吏部官員自然對這些方孝儒的學生再看不上眼,官缺要麼不給,要麼就是窮縣。 

 徐陽就被安排去了廣西的一個窮縣。 

 他心裡清楚,一旦去了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這輩子就算是毀了。 

 無奈之下,只好託人尋找關係,希望能換一個好一點的地方。 

 ‘天不負有心人’,也不知該說他運氣好還是不好,終於被他找到一個門路。 

 吏部尚書翟大人家的家丁。 

 據聞,此人雖無一官半職,但常年行走在吏部,很是吃得開。 

 他雖從沒承認自己是翟尚書的家奴,也沒有官職,卻往往能決定官員的去向,能量大得很。 

 徐陽經人介紹,終於見到了這位‘吳爺’。 

 吳爺也不囉嗦,張嘴就問他要五千兩銀子,這還只是一個二等縣的價錢。 

 要去更好的縣,不止錢數翻了幾倍,還得候缺。 

 徐陽掙扎再三,終於還是回家翻遍家底,賣了房子,老爹又找人借了幾千兩,才終於湊足了這筆錢。 

 吳爺收了錢後,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回去等消息吧。 

 本以為少則數月,最多半年,這官缺的事就能有個著落。 

 誰知道這都一年多了,上任的事還是遙遙無期。 

 就連原本窮縣的缺,因為他不去上任,也被別人補去了。 

 徐陽急眼了,咬了咬牙再次找上那位吳爺。 

 他心想著,這官缺拿不到就拿不到吧,至少得把銀子拿回來吧? 

 那可是賣了祖屋,還借的銀子啊。 

 老爹為此都不惜背了貸。 

 可哪想到這吳爺不止不還錢,還放出話來,官沒有,要銀子也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