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雙林 作品

第223章 哭窮信在長安引起的波動

太子以為皇上會替凌王拒絕,因為開了這個頭,那凌王就成了第一個窮到需要別人打賞的親王!

這樣一來,即全了他兄友弟恭的名聲,還一點損失也沒有。

同時還能去外面嘲諷凌王,在邊關窮到要吃媳婦的嫁妝,要他這個兄長來打賞了!

哈哈哈哈,只是想一想,太子就覺得爽得全身毛孔都通暢了。

自從那討人厭的兩口子離開長安城,他諸事順利多了!如今太子妃和側妃都有孕,只要他生下長子,這儲君之位就更穩了。

母后最近也沒生事,等太子妃生下嫡子,就趁著孩子滿月宴,父皇高興,他求求情,就能讓母后遷出冷宮……

太子這邊正想的美呢,就聽皇上很認真地問他:“太子準備給多少銀糧?”

太子一愣,不對啊!您還真要啊!

忙結結巴巴地回道:“千兩銀子萬斤糧食。”

皇上嗤笑一聲:“你這是打發叫花子,還是支援邊關?”

太子頓時額上生汗,這是讓他大出血啊!

自從盧家倒了,他的錢袋子癟了一半,勉強夠自己花,哪裡有多的給凌王?

見他緊張的不回答,皇上替他高聲道:“太子為支援幽州,特地捐萬兩白銀,十萬斤糧食!”

“眾卿當效仿太子,為勞苦的邊關將士,邊關百姓出一份力。”

“來來來,都說說,準備出多少銀糧?”

百官由吃瓜群眾到大驚失色,皇上不光要太子放血,還要放他們的血啊!

卻不知皇上更怒,朕兒媳婦在邊關吃醋布,吃沙子,你們卻在這錦衣玉食,還嘲諷兒媳婦是個村姑!

要不是朕這村姑兒媳,長安那場瘟疫都不知要了多少人的命!你們不知感恩,還處處嘲諷她!

聰明的官員忙附和:“臣願意出一年的俸祿。”

其他人算是反應了過來,都出列道,願意出一年的俸祿。

倒是陳國公例外,說願意出五千兩白銀,五萬斤糧食。

這是不想越過太子,讓太子難堪。

陳國公這是替陳星耀擦屁股,他這一捐,以後誰也不能再拿陳星耀在幽州時,軍費不足的問題說事。

陳星耀還年輕,不可能一輩子不入仕,雖然這件事已經成了他履歷上的汙點,但不能讓汙點再擴大。

同時,對於沈冬素治好了陳星耀的瘟疫,又幫他接上手之事。

陳國公雖然因立場問題,從未表示過什麼,可還是感激凌王妃的。

就借這個機會,全當陳星耀還她人情,以後兩家你死我活之時,就不必講舊情了。

此時沈冬素還不知道,她哭窮的威力這麼大!

果然家就是國的縮影,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哪都實用。

更有趣的是,這件事傳遍長安之後,姜家作為商戶,卻站出來說,要支持凌王妃,支援幽州。

捐贈了大批糧食、鹽、糖等物資,皇上很快就給姜家發了個義商的牌匾。

一看這狀況,更多的商戶也來捐贈。而受過凌王妃恩情的,如北區的百姓,一聽王妃在邊關吃醋布。

都心疼不已,你家捐三斤米,我家捐半斤鹽,都提著東西到衙門說要捐給凌王妃。

若是別的官員,肯定把這些百姓打發了。但這衙門的衙役剛好是跟凌王妃幹過活的,同時得到了好處。

都真誠接待這些百姓,一家家統計,還真湊齊了不少糧食和鹽、糖。

再則就是太醫院,竟然有幾個太醫主動說要去幽州做軍醫,同時帶去了大量藥材。

太子狂怒又無語地看著因凌王妃一封信,而熱鬧起來的長安城。

只覺這長安城讓他感到陌生,怎麼回事?難道大家不應該嘲諷凌王妃哭窮嗎?

不應該嘲笑凌王,幹出這麼丟臉的事嗎?

還有,可憐凌王是什麼鬼?堂堂親王,被低賤如草的百姓可憐,這不是恥辱嗎?

太子還沒想明白,可不少老狐狸一眼就看明白了,凌王和凌王妃,極得民心啊!

凌王妃這封直白的哭窮信,不光讓皇上看哭,還讓滿城百姓哭了。

這個村姑,還挺有手段!

姜氏在和姜宏商量,明面上捐給王妃的,就是姜家捐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