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296章 魚與熊掌

對於劉辯來說,這一年的清查吏治,十三州的情況各不相同。

首先是南方四州各有將軍坐鎮,而北方邊境州中的涼州需要維穩,幷州與幽州皆還要面對在塞外活不下去的鮮卑的持續襲擾,不宜大動干戈。

司隸被劉辯作為基本盤經營,由雒陽向周邊輻射,三輔亦有後來兩批太學生鄉吏的蹤跡。

所以,重點在於位於關東的豫州、兗州、冀州、青州、徐州五州。

在南方還在逐漸開發中的中國,此五州是漢家精華所在,擁有全國近半人口。

但五個州的面積加起來,只大致與荊揚兩州相當。

即便這些地區的開發程度遠勝於南方,開墾的田畝更多,還經過了黃巾之亂所造成的人口減少,但是人地矛盾依然尖銳。

要想壓住關東的豪族,需要在名望、資歷和學識上都能壓過他們的高官大儒。

朝中符合這一要求,還能受劉辯拉攏的並不多,楊彪是最具代表性的人。

他需要重臣大儒坐鎮地方,壓制最能發聲的士人團體。

歷史上,面對關東聯軍,董卓曾經派出九卿等高官作為使者想要說服關東諸侯退兵。成員包括韓融、胡毋班、陰脩、吳循、王瑰幾人,官職最低的都是個越騎校尉,但最終,多人皆被袁紹指使王匡殺死,算上被袁術殺死的陰脩,只有名望和學識足夠的韓融得以倖免。

沒人願意承擔殺害韓融的罪名。

名士大儒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楊彪與黃琬,皆有這樣的影響力。

相較於楊彪,黨人出身的黃琬作風要堅硬得多。

他擔任五官中郎將時就因為看不慣用來選官的三署因為權貴子弟的增多而變得烏煙瘴氣,時權富子弟多以人事得舉,而貧約守志者以窮退見遺,京師為之謠曰:“欲得不能,光祿茂才。”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