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37章 涼州策

 劉辯義正言辭:“昔先輩,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豈可視之如草芥,舉以予人?”

 說完,他不死心地問:“盧師有沒有哪種省錢省力的法子,能解決涼州的?”

 盧植搖頭:“若有,我豈會藏私?”

 劉辯看著輿圖思索半晌,忽然想到了唐朝初年對付高麗的辦法——以少量精兵長時間多波次的襲擾,削弱其戰爭潛力。

 遼東還需考慮山地與堅城,涼州則要平坦得多。

 他就這一想法向盧植詢問可行性,卻見盧植一臉驚異地看著他:“殿下竟有此軍略!”

 “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盧植其實是有想法的,解決涼州問題最好的辦法是遷民實邊,但如今這個辦法比屯田還要不現實,所以還是要駐軍。

 他將駐軍地點選在了冀縣,屆時可以經過陳倉轉運益州的糧食。

 同時,郡縣官吏在駐軍的保護下對羌人進行長時間的教化、改風易俗、編戶齊民。

 這絕非數年之功,甚至要經過一兩代人的努力,但一旦成功,將無後患。

 代價在於駐軍必須要有與叛軍正面對抗的能力,尋常的屯田兵是沒有這等戰鬥力的,所以駐軍需要朝廷的長期支持。

 盧植同劉辯說這些,其實是相信劉辯有能力將這項策略貫徹到底。

 以後世的角度來看,東漢對待羌人的民族政策是飽受詬病的。

 與西漢時為了隔絕羌人與匈奴的聯繫而採取的安撫政策不同,東漢開國初期就明確了以屯田擠佔羌人耕地牧場的策略,在實施過程中還有官吏豪強肆意役使羌人,此後又遷徙羌人入內地提供賦稅徭役。

 這些政策和現實所帶來的反噬早已經顯現出來,在這種以剝削為主的民族政策下,涼州之地長期的不安穩是必然的。

 即便是段熲這樣的強硬派,稱羌人“狼子野心,難以恩納,勢窮雖服,兵去復動。唯當長矛挾脅,白刃加頸耳”,多年征討,獲首三萬八千餘級,終不能止。

 當然,這也足以證明段熲等人的道德底線要比某個因為自己搞了種族滅絕就整天指責別人也搞了的某匪幫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