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要有隔閡





誰讓康熙的孩子太多?位子只有一個,想要的人很多,總有人不滿意,總有人想要爭。




現在還不到爭的厲害的時候,以後爭的人會更多,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到平衡每個人的心思。




康熙也有做的不恰當的時候,就是隻愛護偏袒太子一人,對其他孩子在意的不多,這才導致有人更加不滿。




這有什麼辦法呢?




尋常父母都做不到對孩子們一視同仁,何況管的更多,只能把位子交給一人的皇帝。




不是她體諒皇帝,而是她覺得不能寄希望於皇帝對親兒子們博愛。




況且博愛也未必是好事。




只要有那個位子在,無論如何都會有人爭。




可怕的是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為了平衡勢力利用兒子們的爭鬥。




在她看來既然要求不了皇帝的父愛,就只有身為額娘能夠適時引導孩子,儘量避免悲劇的發生。




可惜總有嬪妃也推著孩子去爭那個位子。




皇帝不喜歡自己的位子被覬覦。




這就好比在公司,只要有人就會爭著往上爬,上面的人也希望下面的人爭,體現他們的價值。




但脫離了控制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會不滿。




清醒的人只有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在哪個位置都能做好想做的事,不去惦記不屬於自己的位置。




然而皇宮的爭鬥更加殘酷,輸了連命都沒了。




從他們決定爭鬥的時候就要麼死,要麼活,沒有別的退路。




眼前的康熙訴說著對兒子們爭鬥的煩心,但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真的如他說的那樣希望孩子們不爭嗎?




茉雅奇不看好一個皇帝的慈心,在這個位子上,對方已經不再是慈父了,而是君王。




他對兒子不是一個慈父,需要的也不是一個孝順不爭的兒子,而是打磨培養出一個最合適的皇帝。




他自己狠心,自然也希望繼承人同樣狠心,而非與兄弟和睦,性子溫和綿軟。




她可以適當地回答皇帝的問話,卻不能相信皇帝口中的話是真心。




康熙沒想到她說的是這種話,看了她兩眼,道:“換作別人會說朕做的很好,孩子們也很好,是朕杞人憂天。你說朕不管他們,真的能看著他們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