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15 作品

第439章 撥亂反正

 如此和中央平反文件一一對號,雙河勞改農場的所有“在押勞改犯”全部都摘掉了帽子,他們一批批地重新獲得了自由,離開了勞改農場。臨別的時候,所有勞改犯無一不是戀戀不捨,不捨難友,不捨雙河,更不捨佔彪這批管教們。

 佔彪此時還做了一件很細緻又很果敢的一件事。

 中國人事管理制度有一項重要特色,就是人人都有的人事檔案,一般從中學開始建檔。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係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直到現在檔案制度依然存在。

 但是從檔案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側重於收集過錯的內容,比如學生時代的一封檢討書、吵架被派出所處罰過都會在檔案裡體現,至於勞改犯們的檔案更是“豐滿”,可謂“罄竹難書”。

 佔彪有翻閱勞改犯檔案的權利,要把勞改記錄放在檔案裡。他知道這個檔案會直接影響持有者的工作安排甚至退休待遇,就和成義商量,怎樣自然巧妙地把這些勞改犯們檔案中的勞改記錄清除掉,讓大家清清白白地回到家裡,一點尾巴不留。

 所以在送走每個勞改犯時,都和勞改犯溝通,告知檔案中撤出的內容,讓他“自圓其說”。這些人回到單位後大都物是人非,整治他們的人大都下臺或者被抓了起來,一切憑清白的檔案說話。所以等於佔彪又一次深度幫助了他們。

 時間來到 1979 年下半年,佔彪含著熱淚送別了最後一批勞改弟兄,曾經熱鬧非凡的營地如今變得冷清起來,最終只剩下 400 多名抗日班的成員。然而,在這群即將離開的人中,有一個人卻堅決表示死也要留下來,這個人便是樊剛。

 樊剛緊緊握著佔彪的手,動情地說道:“這一生最幸運的事莫過於結識了你們這幫有血性的好男兒,正因如此,今生今世我都與你們密不可分!”事實也確實如此,樊剛的兒子作為十八羅漢中的一員,跟隨佔機在部隊服役;他的女兒則遠渡重洋,前往美國求學,並留在小寶身旁;而他的妻子,則協助靜蕾一同管理著雙河小學。無論是從形式上、情感上還是心理上,樊剛早已與佔彪等人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