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15 作品

第218章 南北兄弟





深諳歷史的復旦才女小寶分析道:“北方人的現狀和歷史有關,也和他們的豪爽性格養成的滿不在乎的習性有關。歷代北方的諸多民族長期相互征伐、臣服,血緣與文化不斷地融合,不斷形成新的生存狀態,就漸漸地看淡了所謂的國家和部落,反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現在打得不可開交,到頭來還是一家。‘萬里長城今猶在,讓他三尺又何妨’。”說著她上下看看佔彪:“不像南方人,別看個子小,卻比北方人反抗要激烈。是吧,rock。”




章若克亦是在學堂裡熟讀歷史補充說:“南方人歷代在遇到外侵時大都是節節抵抗,打不贏也打,多少朝代都是在復國的仇恨與亡國的憂思中度過的。所以南人的反抗,使習慣了北人屈服的入侵者惱羞成怒,才有血腥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與現在的南京大屠殺。”




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若克繼續講道:“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的外族全面入侵有三次,分別是蒙古、滿清和這次日本的全面入侵。恰恰是這三次,川人的抵抗都是全國最慘烈的。第一次是蒙古入侵南宋,最早就是從四川開始的,抵抗持續了四十多年。蒙古皇帝就是在四川被亂箭射死。當時四川全境反抗,所有的城市幾乎全是廢墟,四川人在一座座建在山上的城堡中固守。南宋皇帝在廣東南海跳海自盡後,四川的釣魚城還在繼續抵抗。當時宋朝的三分之一財政來自四川。另外,宋朝及以前的四川在文壇學界的地位可與中原匹敵,但是蒙古人的侵略幾乎毀滅了整個四川,從此四川文人便沒有太知名的了。當時全國沒有像四川這樣激烈地抵抗蒙古人的。




“第二次是滿清入侵,在四川先後打了近百年,繁華的成都竟然成了一座荒蕪的死城,省會遷到閬中,直到乾隆時期清朝才平定四川。當時川人慘烈的抵抗使將近八成的四川人死亡。所以在清初,湖廣,兩廣甚至福建有大量的移民湧入四川--這就是歷史上說的‘湖廣填四川’。 當民主革命風聲激盪,清王朝統治搖搖欲墜的時侯,正是四川幾十萬人波瀾壯闊的保路運動,促進了武昌起義的爆發,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迎來了辛亥革命。




“至於這次抗戰全面爆發後,四川是第一個通電全國要出兵抗日的地方軍隊,先期川軍七個集團軍共40餘萬人,徒步開赴抗戰前線浴血奮戰,彪哥他們就是從四川走過來的。還有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