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31章:南洋海軍一小官

  兩艘新戰艦的歸國,又是五百多人的調度,但海軍人事處、主計處和艦務處的工作效率很高,僅僅半天,所有人就完成了身份的錄入,並且被安排進了海軍宿舍等待第二天的通知。

  繁雜的人事工作一直持續了五天時間,鹿半夏也成功的見到了自己的未來的上司和同僚們。

  “咳咳,諸位好,我是靖海艦的幫帶段紹昌。”

  會議室中,一個三十多歲的中校坐在上首,向所有人介紹到,段紹昌原本是寧海艦駕駛二副,在靖海艦歸國後,就升任靖海艦幫帶(大副)。

  靖海、威海兩艦的艦長、航海長、輪機長、槍炮長等都是寧海、平海兩艦上的對應職能的副官,寧海、平海兩艦的軍官數量都是定額的三倍,這樣就可以快速建立出新軍艦的組織,節省時間。

  而這兩艘戰艦未來兩年肯定都是全年無休,必須高強度的訓練,將所有的訓練刻進日常生活中。

  鹿半夏抬眼看了看自己前面坐著的那些上官。

  總駕駛,總管輪,大管輪,航海長,魚雷長,觀通長。

  這些上官神態各異,但都很年輕,除了輪機顧問是一個四十多歲的英國人以外,其他人年紀基本沒有超過四十歲的。

  而自己的頂頭上司,槍炮長徐祖善是一個三十八九歲的魁梧漢子,是江南水師學堂第二屆畢業生,之前在寧海艦擔任槍炮副長。

  段紹昌在上面做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各部分長官對這些流程已經很熟悉了,彙報回話也是詳略得體,但這些副長有近一半都是江防隊升上來的或者學堂裡剛畢業的,對於流程還不是很熟悉,只能認真的看著自己的長官彙報,在後面做著筆記。

  靖海艦艦上人員編制259人,其中軍官16人,士官39人,士兵204人,與其他軍艦一樣,劃分為航海(指揮、參謀、操舵、軍紀)、槍炮(前後主炮、左右副炮、桅杆炮、彈藥、測距)、魚雷、觀通(瞭望、信號、旗幟、通信)、管輪(主機、司爐)、艦務(軍需、炊事、文書、補給、軍醫、電工、維修、損管)等6個部門。

  靖海艦還未入役,因此仍然由陳英兼任靖海、威海兩艦的管帶(艦長),但具體事務上,艦上由段紹昌以副代正,等下個月正式入役之後,段紹昌就會接替陳英擔任管帶。

  按照海軍規定,海軍軍官除非是調任或退役,一般都是在一條艦上待著。

  這樣做的好處是各部門對本艦都比較熟悉,缺點就是艦上的人基本都不變,自然就形成了一股以艦長為首的勢力,要是領頭的艦長帶不好,整個艦都會跑歪跑偏,就例如北洋那邊的方伯謙。

  但這也很正常,全世界都一樣,海軍不比陸軍,每艘戰艦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區別,即便是同級的戰艦也不會完全相同,因此,熟悉戰艦往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如果頻繁調動,會對戰鬥力造成不小的影響,只要不影響大局,大家也往往不會特別整治這種抱團的小勢力。

  “戰艦剛剛歸國,包括本人在內的大家,都對戰艦還不怎麼熟悉,所以接下來一個半月,大家首要任務就是熟悉艦上事務,各部門副官,需要現在本部門見習三週,然後至每個部門見習五天,熟悉艦艇之後,就可以開始下面的訓練了。”

  各部門長官之前隨陳英赴英接收戰艦時,就已經在歸國途中對戰艦有了基本瞭解了所以現在最主要的培養好這些中層軍官。

  在段紹昌宣佈散會之後,鹿半夏就跟著徐祖善找到了自己的住所。

  鹿半夏帶上簡單的行李,住進了靖海艦兩人間的軍官艙室。

  靖海艦不是艦隊指揮艦,所以艦上空間還是可以的,居住環境自然也是不錯。

  與鹿半夏同宿舍的是一個頗有書生氣質的青年人,名為詹炳炎,是本艦的測距官,剛剛從船政水師學堂畢業,心算能力非常出眾。

  在接下來的半年多的時間裡,整艘戰艦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樣子,從基礎訓練到近海航行,整艘戰艦在這群年輕人的手中正在飛速進步。

  訓練之餘,海軍官兵還進行了一些小遊戲,例如將遠東各國海軍軍艦的照片擺在面前,相互指認,還有一些佔地比較小的球類運動,比如1891年剛剛在美國出現的籃球運動,早在1888年就被左念微發明並帶到了海軍的戰艦上,以此來打發艦上水兵們空餘的時間和精力,同時訓練團隊協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