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諜影1928 作品

第162章 計奪龍母島

  眼下敵人已經徵用商船大元號作為運載船,準備起程了。

  金蘭瞭解到這情況,知道時間短促,要在敵人解運之前襲擊敵兵營解救被捉的人,就更無可能了。她留此無益,應該快點回隊裡去。

  也正如她對羅麗娜說過的那樣,她回去不是要去海上截擊敵人的運兵船,那是辦不到的。她只是要回去加緊做些別的工作和戰鬥活動,以補償這次已無可挽回的損失。

  海灣區的海域上,有一小島,名龍母島。

  島上有一廟,名龍母廟。

  相傳古代有一女子,偶見一小蛇受傷,斷了尾巴。女子將蛇攜回家中飼養,小蛇傷愈,漸漸長大了,化為龍,飛天而去。

  這龍是斷了尾巴的,是禿尾龍。

  龍是由那女子飼養大的,它很有孝心,奉女子為母,這女子就是龍母。

  禿尾龍隔一個時候就要回來拜母。它性情猛烈,回來之時,總會帶來大風大雨,這就是颱風,是颶風了。

  漁民、船民們迷信,認為這禿尾龍性情猛烈,惟獨肯聽它母親的話,人們只要誠心祈求龍母保祐,那就雖遇颱風颶風,也不至於有翻船覆舟之禍了。

  所以沿海一帶和有些海島上,建有不少的龍母廟,漁民、船民們常去拜神祈福。這龍母島就是因為上面建有龍母廟而得名的。

  這島正當海灣市通往省城和香港、澳門幾個主要港口城市的航道上。島上設有海防警備隊的一個稽查所,駐有一個小分隊的警備兵,這是專為向來往的客貨船和漁船收所謂護航費而設置的。

  島上原有一股海賊在此設卡收“行水”即買路錢,又名保護費,包得奎當漢奸時,收編了這股海賊,將收“行水”改名為收護航費,相沿至今,包得奎的漢奸兵改編為國民黨兵之後,這關卡也一直保存下來。

  包得奎派了個心腹爪牙在島上任稽查所長。這島孤立在海中,是不大怕有赤色革命軍部隊去攻打它的,所以派駐的賊兵不多。而且,島上沒有淡水,也不適宜於住人太多。

  島上原來就少有人家,自從它成了海賊的巢穴,就更沒有人家留在島上,連臨時去捕魚的船也少了。這島子附近的海底多巨石,形成巖壑,流水瀠洄,魚類聚集,尤其盛產名貴的石斑魚。漁民習慣把這一類型的漁場,稱為“魚排”。

  往年,常有漁船來這些魚排釣石斑魚、裝龍蝦。這島子既然是海賦巢穴,自然也就沒人再去作業。只有些賊兵住在島上的龍母廟裡,專一向過往的商船和漁船收稅,敲詐勒索。連龍母廟也無人去拜神,廟裡的廟祝也已離廟他去,斷了香火了。

  木隊長和金蘭指導員率領的海上武裝工作隊,自從成立以來,就打算打掉龍母島的敵據點,為海上漁民及來往的商船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