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國小郎君 作品

第322章 代表


                 單作舟本來是虛晃一槍,萬沒料到尤林猛追不放,真是要見,更慌了手腳。

  “尤參謀長真的要見嗎?”

  “要見!”

  “唉,你們見見也好,免得我左右為難。”

  他站起身,挑起通向裡屋的門簾子,張口喊道:“請國府代表!”

  隨著話音走出一人,頭戴協和帽改制的中山帽,身穿協和服改制的中山服,看顏色像是剛從染缸裡撈出不久,煮得青不青,綠不綠,有褶皺的地方還是協和服的米黃色。

  左襟衣兜上掛著四塊牌子,有中山像,有“青天白日”章,還有兩塊民國十八年運動會的獎牌。

  尤林看罷多時,不由一陣嘿嘿冷笑,暗說道:“青天白日政府的代表原來是他!”

  卻說尤林看見青天白日政府的代表,為何要氣撞心頭,怒髮衝冠?

  因為他認識這個人。

  誰?

  炮手村偽村長馬靜元。

  這馬靜元祖居炮手村,他的曾祖在道光年間做過兵備道,他的父親做過七品縣令。

  辛亥革命,宣統遜位。不久,袁大頭竊國稱帝,黃袍加體,馬靜元的父親也隨著朝代更移,由知縣變成道尹。

  當時馬靜元雖然年幼,在鄉里之間卻博得個闊少爺的雅號,他爹死後,留下偌大一片家業。

  馬靜元立時就跨入地方鄉紳的行列,還是縣裡的掛名參議。過了兩年,他感到當掛名參議,過不了官癮,就想方設法要花錢買官兒做。

  當時正趕上民國十八年東北“易幟”,張學良把五色旗換上了“青天白日”,歸附老蔣的“國民政府”管轄。於是老蔣就下了一道手令,在東北三省設立各級組織部。

  馬靜元心裡一琢磨,如今的華國是青天白日政府的天下,軍政大權,全落在老蔣手裡。要當官兒,就得加入青天白日政府。

  說來也巧,馬靜元加入青天白日政府不久,老蔣又下令在東三省各軍署,迅速設立“防共辦事處”,其目的只有八個字,取締赤軍,防止**。

  馬靜元被派到當地軍署,當了“防共辦事處”主任。官兒癮還沒過足,日本人就發動了“九·一八”事變。

  老蔣高喊“以和平對野蠻”,電令東北軍放棄抵抗,立即撤進天下第一關,馬靜元心裡卻犯了尋思。

  他尋思什麼呢?

  也就是在“走”與“留”二字上,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他絞盡腦汁,想了三天三夜,權衡輕重,盤算得失。感到當了一年多“防共辦事處”主任,沒撈到什麼油水。不能輕易拋棄祖上留下的一片家業。

  因此,決定留下來,梢悄地跑回了炮手村。

  當時,炮手村一帶的局面非常混亂。青天白日政府的軍隊和軍政要員,全都攜家帶眷,星夜撤退,而日本人還沒開進來。

  一些無賴政客,便乘機而起,勾結兵痞流氓,招兵買馬,拉起隊伍,打著抗日救國的旗號,招搖撞騙,混水摸魚,他們還自委自任,封官加銜。

  什麼“救國軍”司令呀,什麼“抗日軍”指揮呀,全都上市了。

  整天在四鄉串擾,要糧派款,魚肉百姓。日本兵一來,他們不但不抗日,反而江起日本旗,舉手投降,做了漢奸。

  有的當了營長,有的做了團長。騎著大馬,帶著護兵,招搖過市,好不威風。馬靜元看著真眼饞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