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國小郎君 作品

第285章 言語較量

  尤林接過茶杯,隨手往桌上一放,聲音平緩地說:“今天晚上,大隊委會要訂學大寨的規劃,也要研究副業問題。石旮旯的副業該咋個搞,我是特意來聽聽你這個綜合場副場長的意見啊。”

  “哦,原來是為這事兒呀。”

  黃暮林定了定神,在尤林身邊的椅子上坐下,裹上一杆葉子菸,湊著油燈,吸了幾口。

  “要說這石旮旯的副業,那可是大有潛力可挖啊。只要組織支部說咋搞,我這老頭決不含糊!”黃暮林眨巴眨巴眼,“可眼下,大家都提出要改造葫蘆塘搞副業,有人說啥路子不正。這······”

  尤林淡淡地一笑:“正常的副業沒得哪個反對搞呀!”

  黃暮林沉默了一會,低下頭,心情顯得十分沉重地說:“唉,提到葫蘆塘,想起智慧姑娘的病,真讓人焦心哇!”

  尤林道:“黃醫師莫操心,李智慧來信了。”

  “哦?那她現在身體好些了?”

  黃暮林顯得十分關心地問。

  “嗯。好多了。”尤林點點頭。

  黃暮林一愣,隨即又十分高興地說:“哎喲,那太好了。”

  尤林笑笑,他從黃暮林虛偽的表情中,察覺到一絲不安的神色。

  尤林和黃暮林倆人就這樣你一句我一言地談著。尤林發現,這位綜合場的副場長似乎不想多談副業,而對改造葫蘆塘的問題,卻很有興趣,甚至還問尤林葫蘆塘咋個改造的辦法。

  黃暮林邊問邊又裹起葉子菸抽了起來,一口接一口的濃煙,從他的鼻孔裡,嘴裡噴出來,慢慢地升騰,擴散,瀰漫開來,在尤林和黃暮林之間,拉起了一道淡青色迷霧的帳幔。

  尤林透過煙霧,依稀看到黃暮林笑咪咪地望著自己,笑容裡隱隱地夾雜著一絲狡黠的神情,又一陣濃煙噴來,把黃暮林那張瘦黃的臉遮得模模糊糊。

  尤林用手擤了擤飄在面前的藍色煙霧,心裡對黃暮林有了一個強烈的看法!這個人味道不正,十分可疑。但是,真正要認識黃暮林這個人,又不容易,確實有一陣濃濃的煙霧,裹著他的真面目。

  天,早已經傍黑了,尤林瞥了一眼黃暮林,便起身告辭。

  黃暮林見尤林要走,連忙磕磕煙桿站起身,拍拍屁股,熱情洋溢地送客說:“哎喲,小尤書記,往後有空,多來聊聊,也好幫我這舊腦殼換換新,改造改造世界觀嘛。”

  尤林最討厭虛情假意,他只是隨便地點點頭,並沒去理會黃暮林那些從腋窩裡往外掏出來的客套話,走出了他家的門。

  “一路走好哇!”黃暮林沖著尤林的背影,從門裡探出頭來,又叫了一聲。

  這時,從寨上傳來幾聲“汪汪汪!”的狗咬。

  尤林急行在靜寂的寨路上,身邊,輕風吹得樹葉“沙必”聲。腳下,踏實有力的腳步叩得寨路石“砰砰砰!”直響。當尤林剛走近一棵高大的槲樹邊時,忽然從樹蔭中竄出幾個人影來。

  尤林眉梢一跳,定睛朝前看,向他跑來的是小掌掌和幾個小娃兒。

  掌掌跑近凌諷,微喘著氣,報告說:“小尤哥哥,我們看見那個陌生人出了寨後,向東北方向走了。”

  雙流鎮在石旮旯的西南面,陌生人走的卻是相反方向。

  小掌掌他們報告的情況,也證實了自己分析的陌生人決不是雙流鎮人。

  尤林頓時預感到,陌生人突然來找黃暮林,借看病為由,他們之間想搞啥子名堂。尤林暗暗提醒自己,要警惕啊!

  看著圍簇在自己身邊的可愛的娃兒們,尤林深深地被他們感動了。你看,如今的娃兒們,一個個都是小戰士哪!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先生教導我們: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

  在這樣的英雄大軍面前,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尤林拍拍小掌掌的肩頭,誇獎道:“好哇,你們又做了一次‘石娃兒’。天晚了,快都回家去吧。”

  娃兒們點點頭,興高采烈地跳著,蹦著,唱著兒歌,跑回家去了。

  尤林久久地凝視著他們的矯健活潑的背影,心裡想著對娃兒們應該進一步加以引導,把他們組織起來。這件事,應該回去跟姜曉暉好好商量一下。同時,他又想到,應該把青年,婦女,老人各方面的力量都調動起來,在當前這場農業學大寨的運動中,打個大勝仗。

  尤林準備在隊委會上提出這個建議來,一邊想著,一邊甩開手,大踏步地又向五保戶火爺爺家走去。

  吃過晚飯,耿巖明亮著手電,向石旮旯寨中的磨房走去。

  山寨的夜晚,氣溫下降了很多,冷風吹得“呼呼”響。

  耿巖明來到了交叉路口的蘑房門前。

  今晚的隊委會,將在磨房裡召開。

  耿巖明眯縫起眼睛,深情地凝望著這座磨房。

  這是一座低矮的磨房,鋪在屋頂上的茅草,經年累月都發了黑。風雨的侵蝕,使黃泥巴牆上裂了縫,牆腳長了一層暗綠色的青苔。牆邊石階上,落水衝出一條淺淺的滴水溝,標誌著磨房的年齡。

  一見磨房,過去那崢嶸歲月,又重現在耿巖明的眼前。這兒,曾是剿匪的指揮部,也做過改革工作隊的隊部。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和魯城、曾青雲,範老石這些通知還有骨幹分子,圍著搖曳不停的桐油燈火,商量配合赤色革命解放軍剿匪的步驟,討論土改的計劃,研究建設新山寨的工作。

  從那時起,小小的磨房一年比一年紅火!第一個互助組,在這裡成立,第一塊合作社的牌子,掛在磨房門口。聽老曾說,這個磨房以前就是革命軍的指揮部,現在更是革命領導聯繫群眾召開會議的地點,磨房是石旮旯革命不斷前進的見證人!

  耿巖明緩步沿著磨房深情地走了一圈,走到小木窗前,只見裡面閃射出熠熠燈光。

  是哪個先來了?

  耿巖明湊到窗前,朝裡一看,低矮的磨房中間,安置著一具大磨盤,靠牆放了一溜磨洋芋用的雜七雜八的籮筐,木桶。房子的一頭空著,那是磨粉時堆洋芋的場所。閒了一冬的磨房地上,撒滿了星星點點的粉渣渣。

  今天,石磨盤上面擱了一塊大木板,成了一張別緻的“桌子”。

  尤林伏在“桌”前,專心致意地讀著書,寫著筆記,他的胳膊肘邊放著一個長方形的盒子。

  耿巖明微微笑了笑,疾速地走到門前,“嘎啦啦”推開那扇竹子編的門。

  尤林聞聲轉過臉來,見是耿巖明,忙站起身,迎上去。

  “擠時間學習哪?”耿巖明問道。

  尤林誠懇地回答道:“我年紀輕,接受再教育時間不長,就挑這擔子,總感到沉甸甸的,不學習哪成!”

  耿巖明走到“桌”前,那攤著的筆記本上摘錄的毛先生的話,跳進了他的眼簾。組織內不同思想的對立和鬥爭是經常發生的,這是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新舊事物的矛盾在組織內的反映。組織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鬥爭,組織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介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尤林回望了他一眼,懇切地說:“石旮旯要學大寨,治山改水,矛盾不少,磨擦不小,得解決哪!”

  耿巖明十分高興地“哈哈哈”笑著說道:“好哇,磨擦生熱嘛。石旮旯農業學大寨的熱火一點旺,就熄不了啦!”

  耿巖明那洋溢著必勝信念的笑聲,強烈地感染了尤林,使他感到心頭有一團火在竄騰。

  尤林目光炯炯地望著耿巖明,“嗯”了一聲。

  這時,他想起了剛才到黃暮林家去的情況,便一五一十地向老耿彙報了一遍。

  耿巖明沉吟了一下,對凌諷說:“在複雜的情況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哇!”

  尤林深有同感地點點頭,目光閃爍地說:“嗯,可是老範的做法,真叫人擔心啊。”

  耿巖明慢慢地裹起一支葉子菸,抽了幾口,在磨房裡走了兩步,感嘆地說:“是啊,我聽有人編了順口溜批評他呢。說‘百勤親自摘規劃,做夢也想把錢扒,腦殼鏽了不去擦,農業生產忘了抓。嘿嘿,群眾這幾句話,說到點上啦!”

  尤林心情沉甸甸的,他覺得,群眾這些話,對自已也無疑是敲了一次警鐘。他深有感觸地說:“老範是我們的老同志了,過去他對我的幫助教育很大,可是今天······”

  耿巖明有力地一揮胳膊,話語朗朗地說:“小尤同志,從清匪反霸鬧土改,到合作化、人民公社,我們哪一步不是在激烈的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中前進的?今天學大寨,能沒鬥爭?對自已的戰友,要拉他一起奔繼續革命的道。對敵人,決不能手軟!”

  耿巖明說著,眼睛裡燃起了一團旺火。

  新筍,從筍鞭上汲取母竹的滋養。年輕的尤林同志,從這位老前輩的身上,學習到多麼崇高的革命精神啊!

  門外響起一陣說笑聲,接著,竹門大開,驟然撲進一股冷風,把小油燈的火焰吹得搖曳起來。魯城,曾青冬,範百勤,程雲亮和幾個隊委,有的拿著剛磕滅的火把,有的捏著手電,提著小馬燈,一擁而入,屋頭頓時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