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國小郎君 作品

第269章 轉戰西南

  進寨的土匪聽到四面山頭上都響起了槍聲和號角聲,就知道大勢不妙,不知哪一個先叫了一聲:“風緊!扯呼!快跑啊!”

  兵敗如山倒,原來張牙舞爪的匪徒們就象一座崩塌的雪山,嘩地一下垮了。哪知他們跑到東埡口前,卻發現埡口上佈滿了聯防民兵,迎面請他們吃了一頓“鐵花生”。

  等他們又竄到南婭口前,埡口上解放軍的機槍“達達達······”夾頭蓋腦地掃來。

  凡是可以逃出巖鷹山區的山路,都被封鎖住了。

  土匪頭目慌神了。

  他嚎叫著,把手槍一揮,狼狽地帶著匪徒們突圍,沒命地往巖鷹峰方向逃竄。

  巖鷹峰是石旮旯團轉最高最陡險的山峰,由於峰頂的形狀宛如一隻巨大的展翅欲飛的巖鷹而得名。它的正面,只有一條獨人可行的羊腸小道,背後就是懸崖陡壁。

  土匪丟下了幾十具屍體,才亂糟槽地逃上巖鷹峰,妄想憑險要地勢,死守頑抗。

  人們見萬惡的土匪逃上了巖鷹峰,便從四面八方包抄過來,鐵桶般圍住了巖鷹峰。部隊和民兵由巖鷹山區的土改工作隊隊長耿巖明和部隊首長共同指揮。

  土匪一上峰頂,便架起一挺機槍,死死地堵住狹窄的道口,使部隊和民兵無法前進。

  耿巖明和部隊首長察看地形後,研究決定等天破曉,發起總攻。

  天亮了!

  這一年,年清明節的黎明,就在這麼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來到了石旮旯。

  這是個冷風細雨的早晨,青虛虛蒼鬱鬱的山峰,時而被乳白色的稠霧摟住,啥也看不清晰,時而被凜列的寒風颳開,露出光禿禿的山岩。

  險道上,土匪人頭簇擁,搶著構築工事,妄圖憑藉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作垂死掙扎,並且把劫持上山的鄉親們押在顯眼的山脊上,險惡地想用無辜的老百姓,來阻擋我們用重火力強攻。

  解放軍戰士和民兵們見了,恨得把牙咬得“格格”響,眼睛裡冒出火星,個個鬥志昂揚地等待著衝鋒的號音。

  可是,被細雨淋溼的崎嶇小道,滑得象塗了一層油,連走都十分困難,不要說衝鋒了。

  巖鷹峰陡高峻險,山脊上又捆綁著被捉的老百姓,不能用機槍,迫擊炮猛攻哪。怎麼收拾這幫窮兇極惡的土匪呢?

  上級決定兵分兩路,聯防民兵由耿巖明指揮,負責正面佯攻,部隊由魯城同志做嚮導,遷回到巖鷹峰後的峭壁下,隱蔽地攀藤而上。

  命令下達之後,部隊司號員吹響了嘹亮的衝鋒號。

  範老石也摸出牛角號,一手插腰,昂頭鼓腮,使勁吹著。

  “滴滴滴達·······”

  “嗚······嗚嗚·····”

  隨著洪亮的軍號和牛角號聲響起,步槍“砰砰”,火銃轟轟”,正面佯攻熱熱鬧鬧地打響了。

  範老石讓大家都隱蔽在石巖後打槍,自己手持一杆鋼槍,沿著溜滑的羊腸小道,從這棵大樹後頭,躍到那塊岩石後頭,頂著彈雨,異常敏捷地前進。

  土匪的槍彈織成了嚴密的火網,打在巖壁上,打在石級山徑上,濺得碎石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