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國小郎君 作品

第163章 化學技師

  海上武工隊的主力是一對戰船,前一次遭到損失以後,他們補充了一隻船,合起來仍是一對船。另有一對支應的船,不從那丹村出發,的定了在海上才相會,那是不擔任襲擊的戰鬥任務的。

  隊長同指導員都在擔任費擊任務的這一對船上,還有帶路的石斑三老漢也在。

  船行了半夜,到達龍母島。

  龍母島是整座的石山,北面向內凹入,形成一個小港灣。龍母廟是背靠石山,面向港灣建築的,它紫貼在峭壁之下。

  這山的東、西、南三面都是峭壁,不能泊船,不可攀登的。島上的敵人住在龍母廟,為了便於瞭望和守衛,敢人在廟內修了個炮樓,那樓也背靠峭壁,面向港灣。

  夜裡,廟裡的敵人關門而睡,只在炮樓頂上放了個哨。在那裡,可以完全監視住港灣的動靜,這就使從廟前的港灣登陸掩襲該據點,很不可能。

  石斑三老漢帶的路是這樣的,他不走正面的港灣,卻遠遠的就叫兩隻船繞到了石山的背後,那邊因為都是石壁,無路上得島上去,敵人是根本不設防的。

  那石壁中卻有個大巖洞,洞下是海水,上面有個大窟窿,容得漁船進去。

  石斑三老漢親自把著篙,將船撐入巖洞內,老漢爬上桅杆,從桅杆上攀過巖洞內的石壁上一個橫洞去,其他的同志也跟著那樣爬上去攀過去。

  那洞是個通道,它曲曲折折的在石山內部轉來轉去,竟然轉了到山的正面來,轉出到山外面,恰恰在龍母廟背靠著的石壁之上,在敵人的炮樓背靠著的石壁之上。

  這時,敵人的哨兵站在炮樓頂上放哨,從石壁上望下來,藉著微明的夜光,可以清晰地看見那傢伙的身影。

  武工隊推備了繩索,準備縋人下到炮樓頂上。

  一個突擊手正縋繩而下,突然,敵哨兵發覺石壁上有異常情況,他正要開槍,石壁上的木隊長已經搶先開了槍,一梭子衝鋒槍,把敵人先打倒。

  突擊手迅速地縋了下到樓頂上,他首先就向樓下屋內塞下去一個手榴彈,隆然一聲,把樓內剛被槍聲驚醒的敵兵炸得死的死傷的傷。

  其他同志也紛紛縋了下去,從樓上往樓下打,直打到廟內各個角落,把聞聲躲匿的人也搜索出來。這場戰鬥打得乾脆,很快就全部解決,勝利了!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從前,講故事的人,喜歡在講正文之前,先講一段閒文作引子,名為得勝頭回。得勝頭回講完了,念幾句定場詩,然後閒話少提,言歸正傳,引入正文。

  前面我們剛說到海上武裝工作隊攻龍母島得勝了,卻忽然念起這四句詩,無非也是藉以引起另一段故事之意。這四句本是唐朝人的詩句,一人一句,原來無關把它拾掇起來,湊成這麼個樣子,居然像是一首詩。可是,原本也解不清楚這詩意,看起來,它是可解,又是不可解似的。

  有人說,詩之妙,就妙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據說,這樣才耐人尋味。這是詩人的話,詩人是會講糊塗話的,我們且不必管它,我們還是藉此來引起我要講的另一段故事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