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國小郎君 作品

第118章 反三徵

  徐興、金蘭同幾個積極分子主持分糧;方田指揮幾個人寫大字標語,向群眾作口頭宣傳;柳三春同何展武掌握部隊;餘自立召見村內一些地主富農,向他們說明我們反對的是青天白日組織反動派,叫他們認清形勢,不要與人民為敵。

  已經下半夜了,糧食還沒有分完。

  餘自立做的工作做完了,他想想還該做什麼,就回去他那鄉公所。他馬上就要離開這裡了,他看有什麼東西要帶走的沒有。

  他拿了個籮筐,把鄉公所的辦公用紙、墨盒、墨水瓶、墨水筆、毛筆、油印機、鋼板、蠟紙、刻蠟紙筆等等,收拾起來。

  柳三春進了來說:“你還顧著收拾這些!糧食還沒分完,快去看看!我們要趕快撤走,不能耽誤時間。”

  同餘自立去糧倉看,見糧倉門窄,群眾挑著籮筐進去,又擔著穀子出來,進出都同一個門口,很擠擁,所以糧分得慢。

  柳三春說:“這樣分到什麼時候?”

  叫拿鋤頭把糧倉的牆挖開個大洞,讓穀子直瀉到街上來,任由群眾自己裝走。一連挖了幾個這樣的洞,不久,糧就分光了。

  方田早已準備了一些油印傳單,這次在村內張貼了,也向群眾分發了。其中有一份是用餘自立個人名義發的。糧食分完之後,隊伍就撤走。

  這時,月色微明,在鳳凰莊村臨江邊的粉牆上,新刷上大字標語,可以看得出來,那就是:“反對徵糧!反對徵稅!反對徵兵!”

  鳳凰莊行動比粽子計行動的影響,更有實際意義,因為它在群眾中傳開去,不像粽子計那樣傳得很神化。

  粽子計雖妙,但群眾只是稱讚,並不拿來學樣,他們自認那是他們學不來的。

  鳳凰莊行動則不然,它是由有名有姓的人做出來,這個人就是一向教書的先生立,許多人都識得他,許多人還做過他的學生。

  餘老師是最老實不過的人,他卻去做共產。餘老師去做,我為什麼不去呢?何況做的是破倉分糧反對抓壯丁那類事,誰不心想去做?可恨無人指點,能找到餘老師指點就最好了。

  這是許多人自然而然的心理,而這樣,就引導他們實際地走上革命的道路。

  鳳凰莊的行動也直接擴大了革命武裝隊伍,武工隊一下就增加了幾十人,除反正過來的原鄉自衛隊外,還有該村的一些青年,還有別村的來參加這行動的青年,還增加了兩挺機關槍同一些其他的長短槍。

  武工隊還把前些日子繳獲了的機槍也取了出來用,這樣,武工隊就實際上成了個人數足夠武器齊全的正式連隊,等於個加強連,可以作較大的戰鬥行動了。

  首先,還是作一些較小的行動。他們分成許多個小組,分頭去襲擊各個散在各墟市的青天白日組織稅所,去襲擊鄉長、保長之類的小官員,這是較容易做到的。

  有些人也不用去襲擊,只須去一封警告信,就不敢再作惡了。例如,在墟市收擔頭稅、穀米交易稅、市場管理稅之類的小傢伙,一經警告,就不敢再收。農民去市場賣豬雞穀米,忽然就無人來收稅,不用納稅,自然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