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S慕P路Q斯R 作品

第一九零章:彎路也是捷徑

  “既然巴西琉斯怎麼想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這個貴族地主一方面可以享受減稅政策,一方面能依靠他們的種植園搶佔市場,就覺得有點不平啊,執政官還那麼獨裁,君士坦丁堡的官員都被他調走了許多。”

  如此看來安德烈執政官的獨裁者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了,甚至有些人傳謠說安德烈可能想當巴西琉斯,愛德華一世出去是因為看到了他的野心提前跑路,現在安德烈派人正在到處找愛德華一世。

  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不知道會有幾個人相信,這也側面說明了現在兩股勢力的碰撞的激烈。

  如果讓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種輿論,會不會引發叛亂呢。

  紐蓋特讓他們把自己的話記下來,然後給他家開的報紙社,刊登紐蓋特的態度。

  “標題就叫,保持沉默,靜待觀察。”

  離開盧卡斯·諾塔拉斯家後,紐蓋特白天騎馬晚上在官府裡睡一晚。

  當地貴族地主會以“地主之誼”請紐蓋特去他們那裡坐一坐,紐蓋特一般選擇拒絕,除非他們是邀請紐蓋特參加貴族間武藝或者文藝方面的活動。

  許多年輕貴族受到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在一起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們就應該反對教會內部這種保守勢力,讓每個人都對經典有自己的理解,不能讓教會限制人民對精神世界解放的迫切需求!”

  “打破教會的思想壟斷!”

  “打響聖像破壞運動的第二炮!”

  不過對於這些激進年輕人的發言,紐蓋特有點不同意見,與西歐不同,東正教會完全是從屬於君士坦丁堡的,在以前是巴西琉斯的工具,現在則屬於執政官的肉喇叭。

  牧首以及背後的教會打不打完全沒有必要,反倒是羅馬帝國應該跳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直接到啟蒙運動。

  但有時候走點彎路也不是什麼壞事,紐蓋特並沒有全部否定他們的觀點,而是在他們發言的基礎上提了一點點小小的意見。

  在塞爾維亞軍區尼什地區的河東城鎮,這裡人民的生活狀況已經迴歸正常,戰爭的創傷已經被抹去。

  塞爾維亞軍區的商業制度與君士坦丁堡保持一致後,兩邊的商業交流方便多了。

  “河西與河東的經濟狀況差距不算大,因為有許多西邊的人會跨橋來這裡賣一些農產品和其他的。”

  總的來說,塞爾維亞的經濟穩中向好,行政和軍事也接受了君士坦丁堡的全面改造,現在已經完全成了羅馬帝國的形狀了。

  軍區內部的分離主義者偃旗息鼓,如果融合發展的好,巴爾幹火藥桶就是葡萄酒桶。

  在布蘭尼切夫,紐蓋特表揚了一下瑪拉·布蘭科維奇的政績,稱呼她為傑出女政治家。

  還檢閱了塞爾維亞的軍隊,他們剛剛從波斯尼亞行省那邊平叛歸來。

  胡姆的天主教徒叛亂最後以半驅趕半強制半給予好處皈依東正的方式完成,許多人被驅趕到了威尼斯共和國的斯普利特和扎達爾。

  雖然引起了羅馬教廷的些許不滿,但為了邊疆的穩定,君士坦丁堡依舊這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