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頓比 作品

第57章 羅馬尼亞也是羅!


                 1935年6月18日

  革命才子瞿秋白在長汀就義。

  1935年7月1日

  中日簽訂《何梅協定》,這被人們普遍認為是國|黨“攘外必先安內”這一政策的延續,也代表著日本侵華程度的再一次擴大。

  “何梅協定”的主要內容有:

  1罷免日本指定的中國軍政人員

  2取消或解散日本指定的國民黨政府黨政機構

  3撤退駐河北的國民黨中央軍和東北軍

  4禁止抗日活動

  5約定事項,即“覺書”中的“附帶事項”三項。

  “何梅協定”使得整個河北的軍事、政治、經濟都處於日本的控制之下,中國在河北的主權全部喪失

  國民黨在河北的黨政軍勢力,削弱了河北的其他抗日軍事力量,同時使得日本在華北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這種種背景,為日本進一步製造“冀察特殊化”和分割華北創造了有利條件。

  1935年7月3日

  卡羅爾二世經過十幾天的構思,心中也逐漸有了“大羅馬尼亞族”這個民族的雛形。

  他決定再和羅馬尼亞人民黨的各位高層交流一下,也完善一下這個理論體系。

  當卡羅爾二世把他的想法向羅馬尼亞人民黨高層提出來的時候,大多數人起初都有些不能理解。

  因為在卡羅爾二世的構思中,羅馬尼亞人民黨將會拋棄之前一直遵循的民族主義,而轉而尋求一種更為寬容的泛民族主義,乃至國族主義。

  “羅馬尼亞族當然也可以是羅馬尼亞族,保加利亞族當然也會是保加利亞族。”

  “但是,這兩個民族都是在羅馬尼亞這個國家之下的,這兩個民族都是屬於羅馬尼亞國民構成的一部分。”

  “那麼,她們是否也可以被納入‘大羅馬尼亞族’這個國族認同當中呢?”

  “不論是羅馬尼亞族人還是保加利亞族人,只要他們認同自己是羅馬尼亞的人民,並且在為羅馬尼亞做出貢獻,那麼他們為什麼不能夠被納入‘大羅馬尼亞族’這個更加寬泛的民族中呢?”

  卡羅爾二世耐心的和他們講解著自己的想法。

  羅馬尼亞人民黨高層也在卡羅爾二世的解釋中,逐漸搞明白了他的想法。

  卡羅爾二世是想要拋棄以前較為狹隘的民族主義,而創造出一個“大羅馬尼亞族”這個新的國族出來。

  艾哈德對此很贊同,其餘人也沒什麼反對的。

  因為保加利亞族可足足有五、六百萬人,如果還採用以前比較狹隘的思想,那麼難不成這麼幾百萬人都只能夠擁有有限的公民權利?

  難道要放任自流,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一直被歧視,貶低,永遠也難以被羅馬尼亞政府所吸收?

  這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幾百萬人啊,這是多麼龐大的消費市場,也是多麼龐大的勞動力來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