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春 作品

第 70 章 將白送進行到底!(加更章節)





雞鴨分公母、老幼,價格略有不同。趁機科普一下“食物”月齡。




“活蹦亂跳的新鮮食材”把百姓們都聽樂了。




尤其是母雞和母鴨,竟然還有正在下蛋的!買回去可以先養著下蛋,暫時不吃!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賣完即止!




人群躁動時,門口銅鑼敲響。




謝星珩嗓子啞了,叫人過來幫忙喊話。




“縣裡百姓就在這裡排隊,鄉下百姓,可以先返鄉忙自己的事。天大的事,沒有地裡的活重要!你們來一趟辛苦了,先回去,我們家會安排人下鄉,到你們村子裡送貨上門,大家放心,都能買到!”




這話說出來,人心盡得。




心裡急著莊稼的農戶們,感動得淚汪汪的。




縣裡百姓都在說:“這贅婿不會做生意,心地還是好的。”




又有人說:“心地不好,怎麼做得出白送的生意?”




把他們當衣食父母呢。




來江家買東西的人,不自覺挺了挺腰桿。




他們是花錢的人,他們腰板硬!




和豆油一樣,養殖場的發展時間要更短,只是家禽家畜的生長月份足夠,就能下蛋孵化。




家變過後,農莊煥發新生。帶動留下的楓江百姓,投入生產建設,至今已孵化兩輪。




兩輪的數量,管不到滿縣的嘴巴。




跟逛小集的店面補貨一樣,這類活物數量不夠,同樣需要補貨,要另找供貨商、合作商。




不拘是個體戶還是大商戶,謝星珩還親自去找李屠戶談了生意。




李屠戶開了豐州縣最大的豬肉攤,徒弟都收了八個!供應著縣裡大小酒樓的豬肉。




他已有單幹的資本,屠戶性烈,有把子力氣,殺豬刀、剔骨刀玩得溜。謝星珩過去談生意,他刀就放旁邊,大有一言不合就動手砍人的架勢。




這般作為,更顯心虛——他怕江家以大壓小。




謝星珩是有誠意的。




李屠戶願意合作,以後五五分賬。




江家出養殖技術、提供飼料、安排獸醫入駐李家的豬場,同時負責經營、銷售。




李家豬場,包括養豬的、殺豬的人,都成為江家附屬產業和職工。




是對賭協議,一年內,李屠戶所掙淨利潤,沒有達到三千兩,算江家輸。




江家輸,以上條件無償提供




。跟李屠戶就是正常合作關係,李屠戶願意以批發價,低價提供豬崽、豬肉,但從中分利,想也別想!




若江家贏,李屠戶說了:“你能帶我掙大錢,豬場還是我說了算,那我們五五分就五五分!”




養豬掙錢,風險也高。




莫名其妙養死的、生病死的、下崽死的,都能讓豬場虧損一大筆。




豬場大了,要多請人才能看顧過來。




看似掙錢,花銷去除以後,又沒剩多少,全是辛苦錢。




李屠戶還去江家養殖場看了。




那場面,那能叫養殖場嗎!簡直是個畜牲行,什麼都有!




他們去衙門公證了協議。




安全,靠譜!




除了李屠戶,縣裡再沒有養殖大戶。




其他雞鴨都是散養的,陳管事帶人,先從相熟的農莊上收,再去鄉鎮買。




今天的活動告一段落後,有的百姓回過味兒了。




他們捉回來養的雞鴨豬,以及他們買來吃的雞鴨魚豬,只有少數是江家養的,多數都是江家買來的!




他們買來,不要錢給他們養,低價給他們吃。




“白送的……這跟白送的有什麼區別?”




搶生意第一天,情緒幾轉,以感動收場。




遠在鄉村的百姓們,都在當天買到了肉。




下鄉的人,還是“幫”他們出氣的鏢師們。




他們關切問,東家有沒有罰他們。




鏢師們樂呵呵的:“罰了啊,罰我們下鄉殺豬!”




百姓也樂呵呵的。




晚間吃飯,門戶裡都傳出肉香。




他們掏的銅板實打實,可他們也認為江家跟白送的沒有區別。




是把他們當衣食父母看待呢。




搶生意的第二天,才引發回購熱流。




買油不急於一時,家裡還有能用的,就先湊吧湊吧,軟骨頭才去李家買油!




被罵被打還上趕著送錢,難怪李家不把他們當回事!




便宜肉都買了,不要錢的雞鴨豬也領了,江家拿什麼掙錢?




“衣食父母”為他們的“孩子”操上心了。東邊省下的銀兩,花在了西邊上。




買了便宜肉,就來買“貴价”油。




逛小集有常駐活動,滿減力度不大,但真的有。




趁著熱乎勁兒,再來幾個中獎的人,喜氣迅速擴散。




在江家買東西,虧不了!




李家緊守著臉面,第一天時,料準百姓們只是為了雞鴨豬崽,不會跟銀子過不去,領完雞鴨豬,還會來李家油鋪買油。




結果江家舍了血本,賣起了雞鴨魚豬肉!




他們又等第二天。




雞鴨魚豬肉,跟油有什麼關係!




還真有關係。




吃了肉,肚子裡有了油水,對食用油的需求就會降低。




正農忙時,吃飽了,幹活都有勁,說起來又是江家厚道。不耽誤他們事




,還把肉送到家門口!




回到家,都有小雞或小鴨,有的人家還養豬崽,看得人心裡暖呼呼的。




這般對比之下,他們也願意去江家買豆油。




縣城百姓給他們算過賬了,在江家買豆油,不虧!




搶生意第三天,是關鍵性的一天,能否徹底把李家生意搞黃,全看今天的表現。




謝星珩找了個由頭抓人心。




他把飼料抬上來了!




吃了飼料,家禽家畜能長得更快更肥。




都是榨油的油渣,純天然,無添加,非常健康!




說飼料怎麼怎麼好,百姓不懂。




說油渣,他們就懂了!




沾了油的東西,哪有不好的!




不要錢的,全白給的。




從江家領了雞鴨豬崽去養的人,都能免費領取!




縣內定點,鄉村定點。不讓他們走冤枉路。




天吶。




良心商家!




他們都忍不住問了:“你們家不虧本嗎?”




謝星珩笑道:“我初入行,我夫郎跟岳家都支持我,他們說了,做生意,不虧就是賺!”




意思是,東邊賠了西邊賺,整體賬面好看,那就是掙錢的!




百姓們心裡搖頭嘆氣:真是不會做生意。




嘴上又滿口好話,說他做得好,有天分。想要用誇誇戰術,讓謝星珩迷失自我,繼續將“白送”進行到底。




謝星珩能讓他們失望嗎?必然不能!




江家兩場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全新的經營形式,廣受好評,百姓無一不誇,無一不讚。




作為縣官,還是新上任的縣官,又得了上令,孫知縣終於耐不住性子,出衙門私訪來了。




他公證了一份對賭協議,最先去的是李屠戶家。




李屠戶家的肉攤還開著,三天的活動結束,他跟徒弟們也鬆口氣,可以輪休緩緩。




百姓們買了三天的肉,今天的生意恰好淡去,有空閒聊。




孫知縣來買肉,問了價位,嫌貴,說別人買的都便宜。




李屠戶做事實在,輪休先休小徒弟,還能抗的人,先撐著檔口。




他往外瞧一眼,只見來人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男人,方臉闊口,眼大眉深,身形威武,長相也威武,偏留了一條垂到胸口的長鬚,打理得油光水亮的。




是個讀過書的武生?




李屠戶回話客氣,他說:“前幾天是配合東家搞活動,這活動結束了,自然就恢復常價了。”




他指著地上的一桶豬下水說:“您今天買多少肉?夠二十文,我送點下水給你。”




孫知縣有意聊,先買了二斤肉,再好搭話。




“那別人都買便宜了,我買這麼貴?我豈不是虧了?”




李屠戶笑了。




他受過專業的培訓,被逼著背的臺詞裡,有這麼一句。




可惜啊。




這麼多




天裡,只有面前這為儒雅武生來問。()




他有了機會展現,開口順溜:誒!這是我們不好,沒有通知到位!這樣吧,你留個地址,下回搞活動,我去喊你,準讓你也買上便宜肉!這回實在不好說,我給你便宜了,前幾天趕場子來的客人豈不是白擠了?




?想看羽春的《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嗎?請記住[]的域名[(()




他後頭還有話。




要是你趕活動買了便宜肉,別人平平常常就能買到,豈不氣死?




這一串的話術,是需要話趕話的隨機應變,一句一句的順著捧,客人說什麼,都有應答餘地。




要哄著人開心,要作出承諾,然後將心比心,把顧客拉到同一陣營,一起保護規則,再給出優惠,讓人滿意。




李屠戶這輩子沒幹過銷售,他賣豬肉,也不用銷售!




早沒機會給他表現,拉著個人,他開了話頭,自己把臺詞背得一溜溜的。




這樣說,一般人也能聽。




可孫知縣是一般人嗎?他一聽就知道這話是別人教的。




他給聽笑了。




又問:“你剛才說東家,我記得這鋪面是你開的啊?你賣了?”




說起這個,李屠戶就更帶勁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