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水 作品

第291章 人販子?不,這是響應楊氏號召的教書先生

  只不過……

  今天這情況似乎並不是人販子要拐賣!

  當一群百姓拎著鐮刀,氣勢洶洶的衝過來後,這才愕然發現,眼前的中年人似乎是個讀書人。

  他雖然穿的衣裳是粗布,款式卻是斜挎襟長衫,大熱天穿這種自找罪受的款,哪怕百姓也能認出這是書生。

  既然是讀書的書生,應該不是人販子……

  只不過百姓們仍舊警惕,有個漢子故意語氣兇狠的喝問道:“幹啥的?為什麼鬼鬼祟祟接近娃娃?說,是不是想拐人?”

  一個婦女緊跟著道:“我看你膽子真是肥的不輕,知不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幽州,楊氏的地盤,鄉里田間每天都有騎兵巡查,你敢拐賣孩子直接把你腦袋砍了。”

  又有那稍微上點年紀的老農,語氣明顯比年輕百姓和睦,對那中年人問道:“是讀書的書生嗎?先生打哪邊過來啊?你是想來投奔楊氏謀取差事,還是想來幽州開辦教導蒙童的私塾?”

  “老朽王三漢,家裡有個大兒剛剛應了徵,現如今在幽州衙門裡面當值,勉強也能和幾個書吏說上話。所以你這書生要是來幽州求差事,老頭子我倒是能讓大兒子幫忙說一嘴。”

  如此三種試探的方式,出自於三個百姓之口,由此凸顯出底層民眾的智慧,話裡話外透著處世哲學和小狡黠。

  比如漢子凶神惡煞的喝問,這是表現出武力方面的優勢。

  而那婦女緊跟著予以補充,則是刻意點明此地有勢力庇護。她說有騎兵巡查,並且嚇唬中年人一旦拐孩子會被砍頭,這是另一種表達強勢,告知對方我們這群百姓有靠山。

  最後是老漢的發言,語氣和藹的套近乎,先是說明自家有兒子在衙門做事,隨即又試探中年人是不是想謀差事,並且刻意告訴對方,有能力稍微幫點忙。

  這一招,叫做留後路。

  畢竟眼前這人看起來是個讀書的,屬於老百姓輕易不能得罪的存在,如果今天是個誤會,這人並不是拐孩子的人販子,那麼剛才大家對他氣勢洶洶的喝問,很容易讓這個讀書人在心裡記上仇。

  所以,老漢充當了和睦套近乎的角色。

  三種方式,相互配合,底層百姓的生活智慧,在這一場交鋒中顯露無遺。

  而眼前這個被套問的中年人,明顯也是個底層出身的人物,所以對於百姓們的心思,幾乎是一瞬間就全部看穿。

  他笑呵呵的,先是衝著眾人拱拱手。

  然後,又專門把目光看向那個老漢。

  他語氣帶著謙遜,並且故意稱謝,開口先道:“鄙人程青山,出身於河南府程氏偏脈分支,剛才老丈言稱要予以幫忙,程某必須謝過您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