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水 作品

第226章 這一天的笑聲,直到夕陽西下

 楊一笑不由膽戰心驚。 

 他之所以躲在後面,並不是想要偷懶,而是害怕自己會露餡,講解起來入不了皇帝的眼。 

 只可惜,終究被皇帝點了名! 

 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硬上。 

 幸好,皇帝只讓他講解第二句……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當他念誦這一句後,小娃娃呼啦啦圍上來,全都仰著小腦袋,好奇中帶著期待。 

 楊一笑沉吟片刻,方才想到怎麼講,於是順手揉了揉一個小傢伙腦袋,俯下身子溫聲道:“這一句是說,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很重要,如果從小沒有接受好的教育,性格就會發生變遷,也許能保持良善,但是更大的可能是變壞……” 

 “這個壞,並不一定是變成壞人,它也能代指很多,比如,做事膽小,又比如,沒本事掙錢養家,或者,只會怨天尤人,又或,行事魯莽。” 

 “總之一切不好的行事風格,都可以稱之為性乃遷,不是變成了壞人,而是因為沒受到教育所以不具備各種能力。” 

 “打個比方,你們的父母,為什麼會成為流民,逃荒來此種田求活,因為呀,他們從小沒有學識,只能做農夫,做不了別的事。” 

 “所以說,幼童的教育很重要。” 

 他說著一停,緊跟著又道:“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先生我才極力建造書院,把你們這些小娃娃都招進來,讓你們能接受學識和教導。” 

 “而把你們招進來的這個決定,以及招進來之後的按年齡分班分學,小年班讓先生時刻關注,大齡班則是走進田間地頭,這就是三字經裡所說的,教之道,貴以專,既指的是專心教導,也指的是專門教導,根據學齡不同,劃分各種針對性的方式。” 

 終於,勉強,解答完畢。 

 小娃娃們‘嗷嗷嗷’的點頭,表示自己能夠聽懂這一句。 

 而旁邊的皇帝,則是欣慰撫須。 

 …… 

 這一日,書院的孩子們很快樂,同樣的,老皇帝也很開懷。 

 他們在城中游逛,他們離開山中去了楊家村,然後又從楊家村,去了附近的河渠和田地。 

 目睹了農夫的耕作,看著河工在踩水車…… 

 皇帝給孩子們講授三皇五帝,講授孟母三遷,各種典故,順手拈來。 

 歡快的笑聲,一直持續到夕陽西下! 

 …… 

 【過渡劇情,注重溫馨,我知道,有一部分老書蟲很喜歡這種娓娓道來的情節,如果我這想法的不對,有人認為這是水,請你們立刻指出了,我立馬改回大劇情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