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水 作品

第121章 開始了,楊一笑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早朝中

 朝堂上,關於楊一笑的攻訐開始了。 

 “陛下,臣有本要奏……” 

 最先站出來的,是朝廷一個御史。 

 此人相貌堂堂,頗為道貌岸然,開口也是站在道德制高點,故意拋出危言聳聽的話題。 

 “陛下,臣今日要參劾一人,乃河北路青州府下轄小縣,曰涇縣,此縣有一書生,乃秀才,臣認為其人乃是國之大奸大惡,千古以來梟雄無出其右者也。” 

 義正言辭的參奏,配合慷慨的語氣,給人一種為國盡忠,為帝王憂慮的忠貞之感。 

 然而…… 

 說話文縐縐的,語氣很是囉嗦,雖然雲朝崇尚文雅,但是這人太文雅了,導致過猶不及,隱隱透著虛偽。 

 大家都很煩他! 

 皇帝尤其煩他! 

 御史,馬勒個巴子的,滿朝文武最不喜歡的一種人,幾乎可以說是人憎狗厭的官職。 

 連同朝為官的同僚都不喜,可見雲朝御史是多麼的煩人,這群傢伙號稱是瘋狗,有事沒事就盯著人撕咬。 

 偏偏由於雲朝開國之時的規定,上上下下的官員都治不了這群人,甚至就連皇帝,有時候也只能氣的乾瞪眼。 

 所謂天老大,我老二,除了老天爺能管御史,天下間再也無人能管他們,這群人,是整個雲朝最沒有約束的人。 

 他們不但沒有約束,而且負責約束別人,身為御史最大的職責,就是‘聞風奏事、捕風捉影’,哪怕是隨意性的揣測和懷疑,這群人也可以對別人進行參奏。 

 說實話,最初設立這個差使乃是好事。 

 御史負責監察,可以督促吏治,宛如懸在大臣頭上一把刀,時時刻刻讓大臣們警醒。 

 然而可惜的是,世上任何事都經不起時間考驗。 

 隨著雲朝的吏治昏暗,再加上朝廷政局的糜爛,凡是當官的都貪,御史們漸漸也變了初衷。 

 他們也想貪…… 

 人心都有貪…… 

 可偏偏由於開國之時的律例限制,御史雖然可以聞風奏事但卻品級不高,說白了就是給他們咬人的資格,但卻不給予相應的品級和其它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