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本王的話就是王法





聽到這話,楊洵有些詫異地看了白松林一眼。




雖然賈大貴他們的計劃和楊洵料想得差不多,但白松林身為淮州名門望族的一員,不但將這個計劃全都告訴了楊洵,還要將自己屯的鹽捐出來,這是為什麼?




難道就因為楊洵救了他們父女倆嗎?




開啟火眼,楊洵向白松林頭上看去,竟然發現白松林的忠誠度達到了驚人的70!




這段時間楊洵已經對忠誠度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只要忠誠度達到20之人,就願意為楊洵做事,不過前提是楊洵給他們足夠的利益。




忠誠度達到50之人則是心甘情願為楊洵做事,不過在關鍵時刻有背叛楊洵的可能。




忠誠度達到70,已經達到了對楊洵忠心耿耿的層次,雖然不能為楊洵去死,但願意為楊洵做任何事,輕易不會背叛楊洵。




而忠誠度達到100的的人,就是楊洵的死忠,願意為楊洵奉獻一切,甚至楊洵讓他們去死他們也會毫不猶豫。




不過忠誠度達到100的除了楊洵召喚出來的人物之外,楊洵到現在還沒有見過。




70的忠誠度已經相當高了,是值得楊洵去信任的人。




想到這,楊洵當即開口說道:“白老闆,依你之見怎麼樣才能解決這次缺鹽危機?”




白松林想了想說道:“回王爺,草民雖然能拿出八千石粗鹽,但想要解決這次危機還遠遠不足,依我看,想要徹底解決這次危機,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就是王爺向淮州的名門望族妥協,讓他們將手中的鹽拿出來售賣。”




“這些名門望族無非就是怕王爺會收回他們的販鹽權從而降低他們在淮州的地位,只要王爺向他們妥協,他們也會願意將鹽拿出來的。”




“第二,就是王爺能弄到大量的鹽並投入市場,讓整個淮州的百姓都能買得起鹽,百姓有鹽吃,自然就不會再鬧事。”




白松林分析得頭頭是道,不過在他看來,想通過第二個辦法解決這次危機實在是太難了。




北燕本就不產鹽,所有的鹽都是從淮州運過去的,楊洵手中怎麼可能有大量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