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二百一十章 石合盛


                 上宮還是老樣子,七園一門八個區域,分別以乾、坤、坎、離、震、艮、巽、兌為名。

  震園位於東邊,是四品祭酒道士們的居處所在。

  兌園位於西邊,是學宮高品教習們的居處所在。

  南門是正門,名為離門,通過三百餘丈的長橋與明堂相連。

  坎園在北,是主要授課區域所在。

  東北位置是艮園,是“天水一心樓”所在。

  東南位置是巽園,只與震園相連,被開闢成了候補祭酒、預備祭酒的居處。

  西北位置是乾園,除了有一個極為開闊的白玉廣場之外,還有一座巨大禮堂,是為舉辦各種典禮的所在。

  西南位置是坤園,只與兌園相連,與巽園隔著離門遙遙相望,這裡是掌宮大真人和道宮高層的居處所在。

  新晉二品太乙道士可不是路邊的大白菜,絕非四品祭酒道士可比,這次滿打滿算也才二十個人,還不是同一年的,有些類似徐教容這種情況的,晉升當年實在脫不開身,只好延期,去年、前年拖到今年。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人太少了,那就攢一攢,等人多一起。總不能讓一幫道門大佬給兩三個人上課,那也太浪費了。

  因為二品太乙道士的人數太少,所以就不必專門開闢一個園區了,直接把他們安排在掌宮大真人所在的坤園就行。

  一路進入了上宮。

  離門連接著一座與外面臺階等寬的筆直長橋,兩側是半人高的欄杆。憑欄望去,橋下是連綿的屋頂和樹冠,以及如同棋盤的道路,可見有人行走其中,那便是下宮了。

  從上空俯瞰,整個萬象道宮就像三個“口”字套在一起,也就是“回”字外面又套了一個“口”,最裡面的“小口”是明堂,包裹著明堂的“中口”是上宮,以橋樑與明堂的第二層相連,最外面的“大口”就是下宮,因為並非懸空建築,省卻了橋樑,直接與明堂的第一層相連。

  也正因為如此,若從正面去看,萬象道宮就像一座分為三層的山。

  齊玄素上次來的時候,已經感慨過一次,這次便沒什麼感觸。只是為小殷惋惜,她也可以進來,卻只能去四品祭酒道士那邊進修,她一聽就躲了,寧願回家找爺爺上私塾也不跟來進修。

  橋的盡頭是萬象道宮的主體建築,明堂。高三百尺,南北、東西各三百尺,共三層:下層四面對應四時,即春夏秋冬;中層法十二時辰,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節氣,亦為圓蓋,上施金鳳,高一丈。明堂中間有巨木中樁,作為斗栱樑架依附的主幹,上下通貫,號萬象。

  一般新生報到,還要去明堂西南角的簽押房登記,領一塊玉佩,用來證明身份和開啟住宅門禁,離開的時候需要統一上交。

  如今就不一樣了,二品太乙道士都有經籙,直接在經籙上進行授權就行了。

  張拘賢是張拘言的兄弟,當初張拘言放走了張無恨,他本人也因此身死,此事應該如何善後,還是要跟張家溝通,也不知石大真人與天師是怎麼商量的,最終又把張拘賢調了過來,接替張拘言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