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八十五章 戰況

  久居城位於一志郡和安濃郡的交界,想要進入安濃郡,必須要經過此地。

  於是雙方圍繞著久居城展開大戰,久居城內的攘道浪士們困獸猶鬥,伊勢境外的幾支援軍急紅了眼,不惜一切代價地向伊勢境內靠攏,力圖救出久居城的四萬大軍。

  行營方面下達命令,甲申靈官和丁未靈官並肩作戰,甲申靈官集合了絕大部分重火器主攻,丁未靈官則負責阻擊各路援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四萬餘人都是被天門完全洗腦之人,頭腦狂熱,他們的腦子裡除了忠君的信條之外,還有就是皇室與國同體的觀念,在他們的腦子裡,忠君就是忠於國,皇帝就是國,國即是皇帝,此即是尊王,是為大義,為了大義獻身是能夠名留青史的行為。

  反而是組成國家最重要的基石——平民百姓,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的,比如武士們用平民試刀而不會受到任何懲罰,武士們心安理得,平民們見到武士老爺自然是畏懼如虎,可普通平民又怎麼會真心誠意地站在武士老爺這一邊?武士們一旦落單,別說得到平民的幫助,往往會遭到平民的攻擊,下場悽慘。

  所以從路線上,雙方就是截然不同的,道門一再要求,著重打擊貴族而善待平民百姓,力求打下一個得人心的鳳麟洲。尊攘派反而是無所謂百姓的死活,只在意一家一姓之天下,只是拉攏各路大名公卿,反而無視平民的存在。

  這正合道門的心意,道門最怕的情況便是鳳麟洲上下一心,烽煙遍地,使得道門身陷泥潭之中,可尊攘派們未能抓住機會,還是懷著公卿世家決定天下歸屬的老一套思想。

  大魏前車之鑑,真正讓大魏步入衰亡的根本原因自然是其內部腐朽不堪,可直接原因卻並非後來者大玄,也不是金帳,而是被其稱之為“流民”的各地義軍。

  在這種情況下,道門的攻勢便勢如破竹了,不必在意陷入泥潭之中,這些浪士也很難依託平民隱藏蹤跡,若是正面決戰,在兵器的巨大差距之下,攘道浪士更不是對手。

  就好比此時的久居城,這四萬大軍縱然是悍不畏死,也被打得抬不起頭來,根本無法組織有效反擊,只能被動挨打。

  甲申靈官連番動用方士營和天機堂的重炮,幾乎將整個久居城變成了廢墟,城內守軍已經死傷過半。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再出動玄甲重騎配合黑衣人步兵推進,便能以極小的代價成功拿下久居城。

  可是伊勢神宮在城內留下了一個神官團,火炮很難對他們造成實質傷害,所以這個神官團還是保存完好。

  三千玄甲重騎並不全在甲申靈官的手上,大部分都乘坐飛舟降落在鈴鹿山,準備從鈴鹿郡切斷攘道派的後路,將其全部堵死在安濃郡。

  若是甲申靈官所部此時從正面發起進攻,少量的玄甲重騎無法依靠血氣抵消神官團的法術,就要用性命去消耗神官團的神力,這是甲申靈官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所以甲申靈官決定派出一支精銳天人部隊,解決這個神官團,或者只是暫時牽制神官團,使其無法顧及到正面戰場,然後玄甲重騎正面趁機正面突進,一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