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百零七章 道侶朋友

  在許多女子看來,玄聖此舉乃是順應大勢,女子只有自食其力,而不是依附於男子為生,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其中道理再淺顯不過,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

  不過當時的道門仍舊是男子佔據主導,再加上道門並非獨立存在於世間,仍舊與俗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還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對之聲。於是玄聖取巧,不稱“夫妻”,而是改稱“道侶”,在籍道士成親,都是結為道侶而非結成夫妻,而且只能有一個道侶,間接取消了妾的身份。

  認真說起來,道門和大玄朝廷能夠戰勝儒門和大魏朝廷,也與此有關。

  當年大玄當務之急在於擴軍,而擴軍則離不開錢糧和人口。真正的精銳士兵必須專事操練,也就是“脫產”二字,脫離農事生產,需要旁人供養,而士兵只能是青壯男子,青壯男子又是農事的頂樑柱,換而言之,多一個士兵,便少一個農夫,一增一減之間,便是兩倍的差距,這也是歷朝歷代窮兵黷武難有好下場的原因。

  天下萬事,離不開糧食,因為糧食的緣故,擴軍速度始終不快,人口的缺口很大,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只能徐徐圖之。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還未奪取天下的大玄朝廷將目光放在了女子的身上,因為禮教的緣故,男子主外,女子主內,許多女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是操持家務,以至於相當的人力被浪費掉了,如今男子人力捉襟見肘,那麼女子呢?只要解除禮教對於女子的束縛枷鎖,讓女子也走出家門,參與到勞作之中,女子豈不是也能撐起半邊天?

  於是大玄決定放開禮教對女子的束縛枷鎖,儒門指責,只當是蚊蠅哼叫。金帳不懂禮教,同樣能入主中原,可見非常時當行非常事。

  只是這種事情不能以政令強行推動,而要以利誘導,大玄先從紡織作坊入手,許以銀錢,僱傭女工,同時兼顧禮教風氣,讓女工與男工分開,這種情況下必然會有女子按捺不住,出來做工補貼家用,如此因勢利導,形成風氣,再通過從眾之心態徐徐推動,那就是水到渠成。

  然後以此為範例,逐漸推及到其他領域之中。

  如此一來,大大發揮女子的作用,解放出更多人力,使得大玄成功擴軍,也為日後道門改制奠定了基礎。

  當然,規矩是規矩,道門內部肯定有違犯規矩之人,若是無人知曉也就算了,一旦被發現,輕則記過,重則降級,影響前途。

  除此之外,修道修到最後,必然會降低人慾,在道門之中,終身不嫁不娶的也大有人在。

  正因如此,齊玄素才會有如此一說,

  張月鹿玩笑道:“我是要感激玄聖的,隨同多妾制度一起被廢黜的,還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然如今父母仍舊能夠左右子女婚事,但做子女的好歹有了拒絕的餘地,所以我娘也不能逼迫我過甚,逼急了我,我就去祠祭堂告她。”

  齊玄素感慨道:“道門內外,便是兩重天地,難怪玉京會瞧不上帝京。”

  張月鹿道:“我娘她在地方上住久了,沾染了許多舊習氣,還是信奉老一套,你就多擔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