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月牙 作品

第243章 君子生於小國非君子之過也

 主動投誠? 

 這感情好啊,眾人卻不約而同想起那個以殺投降人為樂的將領,幸虧時機不對,不然他們真的想笑。 

 但這樣的工作會給自身帶來重大危害,恐怕那日軍快恨死他了吧。 

 【他的一顆腦袋甚至能換一架飛機。 

 1945年6月21日,宮川與戰友在執行任務時被包圍,眼看戰友就要被發現,宮川開槍把所有敵人吸引過來,讓戰友逃走,而後戰至最後一顆子彈把它留給了自己。 

 犧牲時他年僅27歲,此時距離日本投降只有短短的兩個月。】 

 又是一大遺憾,眾人想著若是這樣的人多點,後輩們是不是也可以快點結束戰爭? 

 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發生過的終將只有緬懷,不要忘記便是最好的方式。 

 【十幾天後,一群中國人冒死將他的遺體搶走,與戰友們厚葬在一起。 

 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裡,他一個日本人便孤獨的長眠於異鄉,只留下墓碑上的一個名字。 

 2009年,在漂泊70年後,他回家了。 

 年輕的小夥歸來時已是一捧木土,一個日本人為中國甘願與祖國為敵,最後又為一箇中國人而死,是何等的詭異,更是何等的情懷。 

 他無法選擇自己的國籍和出身,但他選擇了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一轉眼76年,如果宮川還活著,已是百歲老人。 

 一個人不能挽救一場戰爭,但足以救活一個民族的人。那一份沒有100年引以作痛的仇恨就能有他的感人影響是否也會煙消雲散。】 

 看到最後那句‘加入中國共產黨’,眾人也是感到一陣奇異,習慣了日本的狠毒行徑,突然來這麼一個紅心向黨的人,還有點不習慣。 

 但戰爭本就是帶來災難的,看後面很多國家對中國發動戰爭都是藉助一個藉口,輕易的就進行開火作戰,但現在卻不能了。 

 先生雖生於可恥小國,卻非君子之意,亦非君子之過錯。 

 眾人對這位幫助後世的日本兵還是感激的,至少在抗戰期間他也為勝利出了一份力,可惜沒有活到最後看到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