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中國速度

 【至新文化運動時期,已有近20年曆史的中國大學自始至終都將女性排除在外,她積極寫信給北大校長蔡元培,強烈呼籲改變此種現狀,她是鄧春蘭。 

 此後,她又撰寫了呼籲知識女性聯合起來為爭取大學開放女禁而奮起抗爭的信件,這兩封信引起全國強烈反響。 

 由此,鄧春蘭被稱為“女子要求入大學的第一聲”,在這第一聲後,一位女子第一個向北大教務處提出到北大旁聽並如願以償,她是江蘇無錫的王蘭。 

 隨後,包括鄧春蘭在內的另外八名女生也成為北大旁聽生,並在秋季考試時成功轉正。 

 成為北大也是中國國立大學最早的一批女大學生。】 

 一路走來,何其不易。 

 雖是短短敘述,但中間多少人在中間奮鬥。 

 眾人感嘆:她們用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才換來了女性婚戀的自由,上大學和工作的權利。 

 朱熹放下手裡的書卷,後世女子所作所為讓人不可思議,卻又是那般成功,社會也接納她們的思想。 

 想到大宋亂七八糟的局面,官員和皇權的局勢,暗歎,看來只有儒家思想在當今這個社會成為主流才能挽救大宋。 

 儒學經久不衰,且源遠流長,定能治一治這不利於江山社稷的風氣,讓他大宋不至於在後世還談到就只有沉默。 

 【自此之後,女子上大學逐漸蔚成風氣,在新文化運動的思潮下,廣大女性以自覺主動的姿態重拾了人格尊嚴,獲得了許多女性本該擁有的各種權利。 

 為後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女性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致敬勇敢的先驅者!』 

 『婦女運動任重而道遠,是我輩需要用一生去推動爭取的權利與義務。』 

 『女警察、女工人、女醫生、女司機,女性無處不在,而她們也是認真生活的人,所以,還有什麼不自信的呢,我們都在好好生活。』 

 『先輩們努力的光輝終是照耀在後人們的身上。』 

 …… 

 老祖宗們想到現在的後世,雖然之前看過的大學生有些讓人啼笑皆非,但不得不說後世的教育讓人人有書讀,也最大的保存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