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月牙 作品

第8章 泰山洛水(上)

  沒跑了,就是講那位的事,不少人表示你沒功績算了就別整出什麼祥瑞來糊弄人。誰不知道真相如何,不過礙於那人是皇帝才不宣於口。

  而被提到的幾人則十分高興,上分,這可真是太長臉了。

  李世民曾經也想去泰山封禪,但被魏徵一個勁的納諫,不可啊,泰山封禪乃國之大事,且勞民傷財不可取,便擱置下來了。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史記·封禪書》

  中國封建歷史兩千多年共封禪有六位帝王:

  統一六國後的第三年(公元前219年)奠定大一統信念的秦始皇嬴政。自定禮制,在岱頂,行登封禮,自泰山之陰下山,於梁父山,行降禪禮。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征服百蠻,打通西域,重創匈奴的漢武帝劉徹自定封禪禮儀,獨與霍去病之子霍嬗登泰山,行登封禮,自岱陰下,按祭后土之禮儀,於肅然山,行降禪禮。有記載: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霍去病之子霍嬗)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史記·封禪書》由此也可見,劉徹是多麼喜愛霍去病。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重興大漢的漢光武帝劉秀,乘輦登山至岱頂小憩後更衣,行登封禮,於梁父山,行降禪禮。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將唐朝版圖達到極盛的唐高宗李治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於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初獻完畢,武后升壇亞獻。突厥、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使節與酋長隨行觀禮,也就是說,武則天以皇后身份替代公卿亞獻,參與了泰山封禪。同時,她也是中國獨一份嵩山封禪的帝王。

  開元十三年(公元726年)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沿襲乾封舊制,禮閉,封泰山神為“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隨行觀禮。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與遼國達成澶淵之盟的宋真宗趙恆,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

  只是自宋真宗後,泰山地位驟降,以至於再無帝王登泰山封禪。而與泰山同樣命運的還有一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