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泡枸杞 作品

第六十七章:一家歡喜,一家愁...

 國公府門前。

 那報子自然也不敢放肆,連忙拿出一份帖子:“貴府大房公子,姓賈諱琮,可是?”

 賴大轉眼想明白後,本來還不太耐煩,此時聞言又一愣。

 旋即吹鬍子瞪眼,不可置信地驚呼道:“縣試案首?是琮三爺?!”

 宛平縣衙花廳。

 劉知縣邀請了賈琮、祁玉等幾位頭名的童生。

 從此以後,賈琮等人就有了“童生”的稱謂。

 三道童試沒有考過關,活一百歲也是童生。

 自此之後。

 劉華也成為了他們的第一位座師,在官場中亦有了師生之誼。

 花廳之中不免推杯換盞、吟詩作對、行酒令一番。

 在這其中祁玉對於結果是很意外的。

 他自幼出名,滋生傲氣,也有驕傲的資本。

 但他並不會生出無故的怨氣。

 賈琮的縣試闈墨,他也瞧過,確無破綻可尋。

 待曲終人散。

 劉知縣唯獨留下賈琮一人,摒退左右,廳房剎那清淨。

 賈琮率先開口道:“劉老師是否前途隱憂?

 今年考課,學生嘗聞辦事不力。

 老邁、貪汙者,會降級、免職。

 學生非是惡意揣測,恐羅奇才借考功司之手.......”

 每逢子、午、卯、酉之年,就是朝廷舉行鄉試之年(省級考試)。

 對於官員來說,亦是官員考課之年。

 考課乃是對官員政績之評定,關乎其前途命運。

 於是,眾多地方官都會戰戰兢兢、送禮求人。

 因為,這決定了他們的士途!

 “本官有治河功績墊底,又有你這麼個大放光彩的學生......”

 劉華頓了頓,沉吟道:“你道本縣為何不擔心?

 因為,本縣已經打通了總督大人......”

 於朦朧是直隸總督,同時兼吏部侍郎,是考功司郎中的頂頭上司。

 難怪劉華並不擔心,原來他的底在這裡。

 但於朦朧和陳東生關係不好,這張複雜的關係網。

 讓賈琮感覺有些混亂:官場,真是一團糟糠。

 賈琮之所以主動點破,一是兩人合作過。

 二是劉華不算清官,但至少會辦事。

 三是披上了這層師生之誼的外套,便是朝廷潛規則,推也推不掉。

 反觀劉華坦誠相待的態度。

 其一,這個門生未來可期、可以守望相助。

 其二是,賈琮背後的四大家族勢力.......

 “是學生多慮了,老師是否看過近期邸報?

 吏科都給事中有沒有動本彈劾秦老師?”

 劉華滿意的看著這個門生:“已閱過了,吏科彈劾了秦郎中。

 說他‘老邁昏潰,力不從心,難堪再用’。

 據聞秦郎中上了自辯折,請求告老還鄉。

 但朝廷尚未批下來,本縣不得而知......”

 賈琮將溫酒一飲而盡,看不出內心波動,嘴角卻著冷意。

 劉華眉頭一皺,告誡道:“四月府試、六月院試、八月鄉試。

 這一年你可以連連再戰!平步青雲!切忌不可分心。

 一旦進入翰林清要,你還怕沒有說話的地方嗎?”

 賈琮冷靜了下來,恭敬地點頭:“老師教訓的是,學生遠遊日久。

 家中那邊催得緊,這就辭行了。”

 二人簡單商議一陣,出了縣衙。

 同知廳不便去拜見,實力才是基礎與根本。

 縣府院三級考試,每年都會舉行。

 鄉會殿後三級,鄉試子午卯酉,會試辰戌醜未。

 每三年舉行一次,遇到新皇登基、萬壽才會加恩科。

 也就是說,賈琮今年至多能夠考到鄉試。

 明年才能參加會試、殿試,而且前提是一路過關戰將。

 府試一般由知府主考,順天府則是例外。

 包括其他直隸州、廳也是一樣,西路廳由廳同知主考。

 今年四月府試,主考官是順天府西路廳的同知沈郜。

 院試由學政主考。

 可以這麼說:三道童試的真正主宰,其實是朝廷派出的學政。

 學政職責如下:第一巡查本省所有府學、縣學。

 巡視學風、生員是否舉止不端等。

 即便你是秀才,學政也有權力剝掉你的功名。

 第二舉行科考、院試,提拔生員。

 第三舉行鄉試之前的歲考、錄科、錄遺。

 通過了歲考科考,才能正式參加鄉試。

 科舉這條路,歷來的王朝都是十分嚴密的,任重而道遠。

 ~~~~~

 賈琮中了縣試案首的消息,經由報行之人通報討賞錢。

 沒多久便闔府皆知,如旋風一般,傳遍賈府。

 主僕三人騎馬轉道寧榮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