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泡枸杞 作品

第六十六章:縣試(下)

 這種簡單的題目,自然做過。

 但他有博取名次的雄心,不會照搬照抄。

 按照劉知縣的文章脾胃,此人不喜歡華麗的鋪陳、詞藻。

 所以他準備在煉字、論證上下功夫。

 “咳......不要討論,肅靜!”

 馬典史雙手背後,一副不近人情的表情,道:“縣尊大人發話了,科考乃國家掄才大典。

 選拔能人異士,膽敢攜帶夾帶、舞弊者。

 枷號示眾、免除三年考試資格!絕不輕饒!

 需要出恭者,提前與衙門差役說......

 一應規矩,才剛縣尊已說過了。”

 馬典史目不斜視,也不敢與賈琮打招呼、使眼色。

 說完規矩後,便頗為嚴肅地出去。

 賈琮正想著:“點,爾何如”,此句是出自《論語》。

 是孔子問曾子的志向,啃爛四書的必要性出來了。

 曾子的回答必須知道,否則無從下手。

 而曾子在此的回答是很飄渺的!

 不是為國也不是為民,更像是隱士。

 就在這時,旁邊有一位十幾歲的考生,忽然拔掉筆尖。

 悄悄從裡面抽出一張捲起來的小紙,對照紙上文章,忙忙抄起來。

 同時轉過頭,笑道:“賈神童,還望寬容寬容則個。”

 賈琮滿面無語,心裡腹誹:懲罰再嚴厲,也不缺作弊的啊!

 鄉試、會試都有人作弊,更何況縣試這種最低級的考試了。

 他只權當看不見,誰曾想.....不到片刻。

 幾個穿著皂服的衙役,氣勢洶洶地衝進來,“你!出去!枷號示眾!”

 考場內外有這麼多人巡邏,他那點偷偷搞搞,如何看不到?

 這位仁兄頓時如喪考妣,衙役不顧他的嚎啕大哭。

 立刻為其套上枷鎖。

 馬典史寫了一張紙貼上,紙上內容是:“此人舞弊!枷號示眾!以儆效尤!”

 言畢,那個考上還被拉去給考棚的人參觀一圈。

 可謂是丟盡臉面,不少考生面色大變,也有幸災樂禍的。

 這裡的小插曲,並未影響到賈琮。

 大約一刻鐘。

 賈琮已經想好如何提出論點、再論證了。

 這時劉知縣進來巡查,走到他桌旁,低頭一瞥。

 但見他的稿紙上沒有隻言片語。

 劉知縣眉頭一皺,有些不滿地敲敲桌子:“趕快寫!”

 賈琮點點頭,劉知縣不解地走往批閱房:“題目並不難啊,賈琮怎麼好像被難住了?”

 週六合這人他沒有關注,倒是“幽燕第六子”祁玉。

 奮筆如飛,文思泉湧,刷刷刷寫完草稿。

 再刷刷刷騰過來,不到一個時辰,就去交卷了。

 祁玉離開考場時,傲然地俯視全場考生。

 雖然他才十歲,身高尚不足以真正俯視眾人。

 但在心理上,就是唯我獨尊的姿態、俯瞰。

 幽燕第六子不是白叫的。

 許多考心生羨慕、嫉妒、恨,沒法。

 只得咬牙一陣抓耳撓腮,繼續想,繼續寫。

 賈琮心無旁騖,在稿紙上破題道:“隨所遇而志在焉,聖人之所與也!”

 約摸小半時辰,洋洋灑灑寫完。

 ~~~~~

 第一場考試結束。

 第二場是考四書文一篇,性理論或孝經論一篇。

 默寫“聖諭廣訓”約百字,不能有錯別字和塗改。

 第三場考四書文或經文一篇,律賦一篇。

 五言八韻試帖詩一首,默寫前場“聖諭廣訓”首二句。

 第四五場連考,主要考經文、詩賦、經文、姘文。

 臨時騰出來的考官房,積案如山。

 連續四天,五場考試!

 這需要好幾天的批閱,純靠腦力的工作。

 劉知縣吃飽喝足,挺胸疊肚,大肚皮耷拉在椅子上。

 他身材壯實,為官幾載,搜刮民脂民膏,人自然也吃胖了。

 一般椅子還容不下他屁股,拂拂青色的六品鷺絲補服。

 手執硃筆,碰到文章犯忌諱、卷面汙穢的。

 直接被知縣大人丟進垃圾桶了。

 幾個書辦強顏陪笑,縣尊扔掉的,他們還要去撿回來。

 萬一考生鬧事,他們才好說話。

 “文章是好,就是破題、四比不明確。

 鋪陳華麗、華而不實!

 這卷子.......只能判第二了。”

 劉知縣一個念頭,祁玉神童便屈居宛平癸酉年縣試第二名。

 祁玉這篇文章,文采飛揚,他極喜歡華麗的鋪陳、詞藻。

 仿照漢唐詩賦、宋代名家。

 極力讚揚曾子的人生觀、價值觀。

 然而。

 劉知縣最不喜華麗,考官心理,有時候也很重要。

 “好!”

 再度翻閱了幾份,劉華忽然拍案叫絕!

 這份卷子不僅論點巧妙、史料翔實、且毫無破綻。